移动计算中自适应负载转移决策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插图 | 第16-2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20-37页 |
·移动计算的蓬勃发展 | 第20-29页 |
·移动设备的发展 | 第21-25页 |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 | 第25-27页 |
·移动应用软件的发展 | 第27-29页 |
·移动计算的挑战 | 第29-34页 |
·移动设备有限的资源 | 第30-32页 |
·无线网络连接质量波动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7页 |
第2章 移动负载转移系统和移动协作应用 | 第37-68页 |
·“瑞士军刀”vs“钱包” | 第38-39页 |
·移动协作应用 | 第39-47页 |
·移动协作应用的划分 | 第41-43页 |
·移动协作应用的执行路径 | 第43页 |
·移动协作应用执行过程的建模 | 第43-47页 |
·移动负载转移系统 | 第47-55页 |
·系统模型 | 第47-49页 |
·目标函数 | 第49-50页 |
·移动负载转移决策模型 | 第50-52页 |
·决策策略 | 第52-54页 |
·决策质量评估指标 | 第54-55页 |
·相关工作 | 第55-62页 |
·面向决策算法的研究 | 第56-58页 |
·面向协作系统的研究 | 第58-62页 |
·本文的贡献和结构 | 第62-68页 |
·主要贡献 | 第62-66页 |
·本文结构 | 第66-68页 |
第3章 移动负载转移决策模型和自适应决策策略 | 第68-97页 |
·决策过程 | 第68-71页 |
·应用执行时间估值 | 第71-76页 |
·本地执行时间 | 第71-72页 |
·协作服务器执行时间 | 第72-73页 |
·远程执行时间 | 第73-74页 |
·移动设备到服务器的端到端带宽 | 第74-76页 |
·传输数据总量 | 第76页 |
·应用执行设备能耗估值 | 第76-81页 |
·本地执行的设备能耗 | 第76-78页 |
·WiFi网络传输能耗 | 第78-79页 |
·3G网络传输能耗 | 第79-81页 |
·静态决策策略以及其局限分析 | 第81-83页 |
·应对设备到服务器的端到端网络带宽波动 | 第82-83页 |
·应对协作服务器负载波动 | 第83页 |
·自适应决策策略 | 第83-91页 |
·动态决策策略 | 第84-86页 |
·冗余路径执行 | 第86-90页 |
·联合决策策略 | 第90-91页 |
·渐进式数据传输 | 第91页 |
·目标应用 | 第91-94页 |
·移动人脸检测 | 第91-92页 |
·移动全景图 | 第92-94页 |
·小结 | 第94-97页 |
第4章 Wing:基于动态决策策略的负载转移系统 | 第97-127页 |
·概述 | 第97页 |
·Wing系统实现 | 第97-104页 |
·资源监控器 | 第98-101页 |
·可用资源预估模块 | 第101-103页 |
·资源需求预估模块 | 第103页 |
·执行状态追踪模块 | 第103-104页 |
·应对服务器负载波动的评估实验 | 第104-109页 |
·实验设计 | 第104-106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06-109页 |
·应对网络带宽波动的实验评估 | 第109-126页 |
·网络Trace数据采集 | 第109-111页 |
·WiFi和3G网络Trace数据特性统计分析 | 第111-115页 |
·移动负载转移决策模拟器 | 第115-1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17-120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20-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5章 Mind:基于联合决策策略的负载转移系统 | 第127-138页 |
·概述 | 第127页 |
·Mind系统实现 | 第127-131页 |
·智能手机端 | 第127-128页 |
·协作服务器端 | 第128-131页 |
·目标应用 | 第131-134页 |
·移动全景图 | 第131-134页 |
·应对网络带宽波动的实验评估 | 第134-137页 |
·实验设计 | 第134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34-137页 |
·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38-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4页 |
附录A 指导老师Kang Shin教授简历 | 第154-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第一作者)科研论文 | 第155-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