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对照表格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1、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实验药品 | 第12页 |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主要仪器 | 第13页 |
2、实验方法 | 第13-17页 |
·实验分组 | 第13页 |
·造模方法 | 第13-14页 |
·给药剂量及方式 | 第14页 |
·实验动物取材 | 第14页 |
·检测指标 | 第14-15页 |
·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数据处理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1、神经功能学评分 | 第17页 |
2、脑梗死面积测定 | 第17-18页 |
3、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18页 |
4、免疫组化指标测定 | 第18-22页 |
·内皮细胞计数及微血管密度 | 第18-19页 |
·Ang-1的蛋白表达 | 第19页 |
·bFGF的蛋白表达 | 第19-20页 |
·VEGF的蛋白表达 | 第20-21页 |
·FIk-1的蛋白表达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2-29页 |
1 传统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瘀阻脑络症候的认识 | 第22页 |
2 中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 第22-23页 |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 第22-23页 |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 第23页 |
3 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新生的机制 | 第23-25页 |
·血管新生 | 第23-24页 |
·VEGF及其受体FIk-1 | 第24页 |
·bFGF | 第24-25页 |
·Ang | 第25页 |
4 丹龙醒脑方组方特点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丹龙醒脑方组方 | 第25-26页 |
·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海马区梗死面积的影响 | 第27页 |
·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组织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 第27页 |
·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48页 |
附录一 TTC染色图片 | 第34-36页 |
附录二 病理图片 | 第36-37页 |
附录三 免疫组化表达图片 | 第37-42页 |
附录四 文献综述 | 第42-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