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1-23页 |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 第12-16页 |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 | 第16-18页 |
·单体-激基缔合物体系(Monomer-Excimer Systems) | 第18-21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 第21-23页 |
·荧光化学传感器分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物质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23-24页 |
·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二章 Cu(Ⅱ)荧光传感器的合成 | 第27-32页 |
·引言 | 第27-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实验主要药品 | 第29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合成路线 | 第30页 |
·合成步骤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Cu~(2+)荧光传感器的性质及其应用 | 第32-41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9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 第33-39页 |
·Cu~(2+)荧光传感器的应用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1-42页 |
·总结 | 第41页 |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