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农户行为影响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6-30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6-17页
   ·文献综述和观点评价第17-25页
     ·国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第17-20页
     ·国内农业信息化研究第20-24页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4-25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5-27页
     ·研究目标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6-27页
   ·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技术路线第28页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第28-3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30-50页
   ·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概念第30-33页
     ·农业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第30-32页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第32-33页
   ·农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第33-46页
     ·供求理论与农业信息的供求关系第33-36页
     ·搜寻理论第36-37页
     ·信息经济学第37-43页
     ·经济增长理论与农业经济信息化第43-44页
     ·制度经济学与农业经济信息化第44-46页
   ·信息化对农户行为影响的理论第46-49页
     ·农户决策行为理论第46-47页
     ·信息化对农户行为影响的相关理论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第50-64页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状况第50-55页
     ·农业信息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服务格局初步形成第50页
     ·农业信息体系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第50-51页
     ·农业信息服务手段日益丰富第51页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第51-52页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条件日趋完善第52-53页
     ·农业信息化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第53-55页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调查第55-60页
     ·数据调查说明第55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5-60页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第60-63页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第60页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第60-61页
     ·农业经营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较低第61页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不普遍第61页
     ·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第61-62页
     ·农民的文化、信息素质偏低,农业信息人才缺乏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64-88页
   ·农业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4-65页
     ·构建依据第64页
     ·指标及解释第64-65页
   ·测算方法的选择第65-68页
     ·综合指数法第65-67页
     ·波拉特法第67-68页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68页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第68-75页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8-71页
     ·测度过程第71-74页
     ·测度结果分析第74-75页
   ·基于波拉特法的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第75-81页
     ·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第76-77页
     ·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第77-80页
     ·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第80-81页
     ·测算结果分析第81页
   ·信息化对辽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实证分析第81-87页
     ·理论基础第81-82页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模型构建第82-83页
     ·数据来源第83-85页
     ·模型的回归分析第85-86页
     ·结论与讨论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农业信息化对农户行为影响分析第88-104页
   ·信息化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第88-95页
     ·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意向的影响第88-89页
     ·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技术采用的影响第89-93页
     ·农业信息化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第93-94页
     ·信息化对农户生产经营管理的影响第94-95页
   ·信息化对农户非农化的影响第95-99页
     ·信息化对农户非农就业职业选择的影响第96-97页
     ·信息化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地域选择的影响第97-98页
     ·信息化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程度第98-99页
   ·信息化对农户生活、生计的影响第99-102页
     ·信息化对农户健康的影响第99-100页
     ·信息化对教育和培训的影响第100-101页
     ·信息化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影响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04-112页
   ·主要结论第104-106页
     ·农业信息化总水平趋于改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第104页
     ·信息化投入效果明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第104-105页
     ·农户信息需求更趋于理性,“卖难”仍是信息需求焦点第105页
     ·信息化对农户的生产、生活、非农化等方面的作用明显第105-106页
   ·政策建议第106-112页
     ·围绕信息服务基础建设,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第106页
     ·引进新信息技术手段,培育新信息农民第106-107页
     ·围绕产业发展做信息服务,加速信息资源整合第107-108页
     ·借助“12316”延伸服务范围,加强省级信息网络建设第108页
     ·引入“第三方”信息服务体,培育信息市场第108-109页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第109-112页
结束语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第122-123页
论文图表统计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测度、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
下一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村女性创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