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舒城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先序研究--基于承接能力的视角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3页
 一、研究背景第7-8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一) 研究目的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研究的方法、内容和结构框架第9-11页
  (一) 研究方法第9-10页
  (二) 研究内容第10页
  (三) 文章的结构框架第10-11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第11-13页
第二章 承接产业转移及优先序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研究理论基础第13-15页
  (一) 国外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3页
  (二) 国内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3-14页
  (三) 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评析第14-15页
 二、承接产业转移优先序的理论阐述和研究分析方法第15-17页
  (一) 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先序第15页
  (二) 承接产业转移的因子分析方法第15-17页
第三章 舒城县县情及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第17-28页
 一、舒城县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第17-22页
  (一) 舒城县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趋好第17页
  (二) 舒城县人均GDP持续增长第17-18页
  (三) 舒城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18-20页
  (四) 舒城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第20-22页
  (五) 舒城县对外经济有待加强第22页
 二、舒城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第22-28页
  (一) 舒城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特点第22-24页
  (二) 舒城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劣势第24-28页
第四章 舒城县支柱性产业承接能力的实证分析第28-39页
 一、舒城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31页
  (一) 指标体系设定原则第28页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含义第28-31页
 二、实证分析第31-39页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1-32页
  (二) 数据来源和说明第32页
  (三)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2-36页
  (四) 各因子的得分和排名第36-37页
  (五) 聚类分析结果第37-39页
第五章 舒城县优先承接产业的选择及分析第39-44页
 一、舒城县支柱性产业承接的选择分析第39-41页
  (一)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第39页
  (二) 纺织服装和服饰业第39-40页
  (三) 农副食品加工业第40页
  (四) 羽毛加工及制品制造业第40-41页
  (五) 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第41页
 二、舒城县新兴产业承接的选择分析第41-42页
  (一) 现代旅游业第41页
  (二) 汽车制造业第41-42页
  (三)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第42页
 三、舒城县重工产业承接的选择分析第42-44页
  (一)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第42页
  (二) 金属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第42-44页
第六章 提升舒城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第44-46页
 一、继续提高支柱性产业的对接能力第44页
 二、不断夯实新兴产业的承接基础第44页
 三、选择性的推动传统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44-45页
 四、积极提升各类承接产业的发展协调性第45-46页
第七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来安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