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轻金属冶炼论文--铝论文

复杂铝电解质成分分析及分子比校正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铝电解质及分子比研究概况第10-11页
   ·分子比的定义第11页
   ·铝电解质体系的演变第11-12页
   ·分子比测定方法第12-15页
     ·直接分析法第12-13页
     ·间接分析法第13-15页
   ·各种添加剂对铝电解质性质的影响第15-16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第16-18页
     ·等离子体光源的分类及特点第16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的组成及原理第16-17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原理及应用第17-18页
   ·本文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铝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第20-28页
   ·实验部分第20-22页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20-21页
     ·实验方法第2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27页
     ·显色温度第22-23页
     ·络合物的稳定性第23页
     ·酸度的影响第23-24页
     ·最大吸收波长第24页
     ·工作曲线的绘制第24-25页
     ·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精密度的测定第26-27页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第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铝电解质中四种添加剂含量的测定第28-35页
   ·实验部分第28-29页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28-29页
     ·实验方法第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仪器条件的确定第29-30页
     ·样品消解第30-31页
     ·分析谱线的选择第31页
     ·观测方式的确定第31页
     ·工作曲线及数据第31-32页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第32页
     ·标准样品的测定第32-33页
     ·铝电解质样品的测定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铝电解质中多种金属元素分析第35-41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仪器参数的确定第36-37页
     ·分析谱线波长的选择第37页
     ·观测方式的确定第37页
     ·绘制标准曲线第37-38页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第38页
     ·标准样品的测定第38-39页
     ·铝电解质样品的测定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钾的来源分析第41-45页
   ·实验部分第41-42页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3页
     ·仪器参数的确定第42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2-43页
     ·原料样品的分析第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六章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及其公式校正研究第45-55页
   ·实验部分第45-48页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铝电解质中与AlF_3反应的NaF的测定(N值的测定)第48-52页
     ·铝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第52页
     ·ICP-OES测定铝电解质中四种添加剂的含量第52-53页
     ·分子比的计算第53页
   ·小结第53-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品位氧化锌矿的浸出工艺研究及活性氧化锌的制备
下一篇: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用能分析及节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