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选题来源第8页
     ·选题背景第8-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1-15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3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基本认知第17-25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概念阐释第17-18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原则第18-21页
     ·权责一致原则第18-19页
     ·平等原则第19-20页
     ·公开透明原则第20页
     ·救济原则第20-21页
     ·依法问责原则第21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现代文件管理理论第21-22页
     ·人民主权说理论第22-23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现实依据第23-25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制度渊源第23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第23-25页
第3章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现状分析第25-35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发展进程第25-30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法制化进程第25-29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实践状况第29-30页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0-35页
     ·责任意识与问责意识缺乏第31-32页
     ·问责机构缺失第32页
     ·问责客体权责不清第32页
     ·问责主体单一第32-33页
     ·问责立法滞后第33页
     ·配套制度供给不足第33-35页
第4章 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优化与完善第35-43页
   ·提升政府责任意识与公众问责意识第35页
   ·构建科学的问责法律制度第35-37页
     ·界定问责主客体第35-36页
     ·明确问责范围第36页
     ·优化问责程序第36-37页
     ·确定问责结果第37页
   ·强化多元化的异体问责机制第37-41页
     ·加强人大的信息公开问责力度第37-38页
     ·重视新闻媒体问责的独特作用第38-39页
     ·维护公众信息公开的问责主体权利第39-40页
     ·加强司法对信息公开的问责监督第40页
     ·建立专门机构问责信息公开第40-41页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第41页
   ·建立多样化的配套运行机制第41-43页
     ·完善信息公开绩效评估机制第41页
     ·健全行政问责救济制度第41-42页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第42-43页
第5章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省直管县体制背景下县级政府决策制度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