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通风量的测量与室内局部区域通风效果的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0-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2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通风量测量的已有研究 | 第13-17页 |
·房间通风量的测量 | 第13页 |
·风道中的测量 | 第13-14页 |
·室内的测量 | 第14-17页 |
·局部区域通风效果的评价 | 第17-19页 |
·局部区域通风 | 第17页 |
·局部区域通风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已有的评价指标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内容 | 第19-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利用示踪气体测量风道风量的研究 | 第22-39页 |
·方法改进及可行性分析 | 第22-25页 |
·测量系统原理图 | 第22页 |
·风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 第22-24页 |
·带回风系统中方法的适用 | 第24-25页 |
·掺混长度的研究 | 第25-31页 |
·掺混长度的定义 | 第25-27页 |
·掺混长度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被动措施缩短掺混长度 | 第28-30页 |
·主动措施缩短掺混长度 | 第30-31页 |
·测量装置的开发 | 第31-34页 |
·示踪气体及传感器的选用 | 第31-32页 |
·释放管的设计 | 第32-33页 |
·装置原理机的设计 | 第33-34页 |
·测量装置的精度与应用 | 第34-38页 |
·与喷嘴流量计的实验对比 | 第34-36页 |
·装置的应用探讨 | 第36页 |
·实际测量方法与步骤 | 第36-37页 |
·实际应用示例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室内通风量测量的问题和有效通风量 | 第39-55页 |
·示踪气体测量方法的问题 | 第39-42页 |
·室内均匀混合假设 | 第39-40页 |
·非均匀性对测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室内空气混合的均匀性 | 第42-47页 |
·室内多区域模型 | 第42-44页 |
·室内无源时各区域的浓度变化 | 第44-46页 |
·浓度曲线稳定衰减的斜率 | 第46页 |
·两区域模型的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下降法测量的问题讨论 | 第47-51页 |
·下降法测量的问题 | 第47-50页 |
·单个出口任意初始分布的多点测量 | 第50-51页 |
·单个出口均匀初始浓度的单点测量 | 第51页 |
·房间的有效通风量 | 第51-54页 |
·三种通风量指标的概念 | 第51-53页 |
·有效通风量的意义和测量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室内局部区域通风效果的评价 | 第55-83页 |
·主要的局部区域通风指标及对比 | 第55-62页 |
·局部通风量系列指标 | 第55-57页 |
·局部纯净风量系列指标 | 第57-61页 |
·污染物传播规律的研究 | 第61-62页 |
·局部区域通风通风能力 | 第62-69页 |
·两种局部风量的定性比较 | 第62-63页 |
·两种指标对通风能力的定量评价 | 第63-68页 |
·两种指标的不足 | 第68-69页 |
·污染物的等效转移模型 | 第69-72页 |
·区域空气交换的马尔可夫过程 | 第69-70页 |
·等效源模型 | 第70-71页 |
·等效源模型的理解 | 第71-72页 |
·局部区域通风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72-74页 |
·通风排热与排污的对比 | 第72-73页 |
·局部区域通风的“量” | 第73页 |
·局部区域通风的“质” | 第73-74页 |
·局部区域通风的“潜力” | 第74页 |
·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算例分析 | 第74-79页 |
·利用 CFD 软件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 第75-76页 |
·算例场景设置 | 第76-77页 |
·结果展示与分析 | 第77-79页 |
·指标和方法的应用 | 第79-81页 |
·污染源和关注区域可变时的优化 | 第80页 |
·通风气流组织的设计 | 第80-81页 |
·净化器的选型和布置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非恒定条件对房间通风的影响浅析 | 第83-93页 |
·非恒定通风的特点和描述 | 第83-86页 |
·瞬时风量与时均风量 | 第83-84页 |
·有效风量 | 第84-85页 |
·简单的非恒定通风 | 第85-86页 |
·非恒定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86-89页 |
·恒定释放时室内的浓度变化 | 第86页 |
·影响周期变化通风效果的因素 | 第86-87页 |
·影响因素的数值验证 | 第87-89页 |
·逆流的影响 | 第89-90页 |
·非恒定条件下通风量的测量 | 第90-91页 |
·恒定释放法 | 第90-91页 |
·浓度衰减法 | 第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研究内容与成果 | 第93-94页 |
·今后的工作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