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性工学的卫浴水龙头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感觉特性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 | 第11页 |
·产品感觉特性设计亟待研究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流程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卫浴水龙头概述及市场调研 | 第15-25页 |
·卫浴的含义和理解 | 第15页 |
·卫浴产品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东方卫浴的发展历史、文化 | 第15-16页 |
·西方卫浴的发展历史、文化 | 第16-17页 |
·水龙头的变化和发展 | 第17-18页 |
·西方水龙头的发展 | 第17页 |
·中国近代水龙头的发展 | 第17-18页 |
·卫浴水龙头按功能使用分类 | 第18-19页 |
·面盆龙头 | 第18页 |
·浴缸龙头 | 第18页 |
·淋浴龙头 | 第18-19页 |
·妇洗器龙头 | 第19页 |
·水龙头的市场主要销售品牌及种类概况 | 第19-25页 |
·汉斯格雅 | 第19-20页 |
·高仪 | 第20-21页 |
·摩恩 | 第21-22页 |
·高斯 | 第22-23页 |
·辉煌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感性工学设计方法概述 | 第25-37页 |
·感性工学定义 | 第25-26页 |
·感性工学的学科背景 | 第26-27页 |
·人机工程学 | 第26页 |
·美学理论 | 第26页 |
·设计心理学 | 第26页 |
·设计思维 | 第26-27页 |
·感性工学的形成及发展 | 第27-29页 |
·日本感性工学的发展 | 第27-28页 |
·其他国家感性工学的发展 | 第28页 |
·我国感性工学发展 | 第28-29页 |
·感性工学的分类形式 | 第29-31页 |
·依据研究方法的难易程度划分 | 第29-30页 |
·以测定方法分类 | 第30页 |
·以实施方法分类 | 第30-31页 |
·感性工学系统下的设计方法 | 第31-33页 |
·语意差分法 | 第31-32页 |
·形态分析法 | 第3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2-33页 |
·数据统计软件的技术应用 | 第33-35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33-34页 |
·线形回归分析 | 第34页 |
·主成分分析法(PCA) | 第34页 |
·多元尺度法 | 第34-35页 |
·感性工学的未来发展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卫浴水龙头设计要素的感性分析 | 第37-67页 |
·卫浴水龙头样本空间建立及样本选取 | 第37-40页 |
·样本筛选 | 第37-38页 |
·样本分类调查及样本选取 | 第38-40页 |
·感性语意空间建立及代表感性词汇确立 | 第40-42页 |
·感性词汇的收集与筛选 | 第40-41页 |
·代表感性词汇的选取 | 第41-42页 |
·代表样本感性意象调查与分析 | 第42-52页 |
·问卷调查 | 第42-43页 |
·问卷结果整理 | 第43-45页 |
·因子分析法研究感性意象 | 第45-52页 |
·感性意象因子分析结果启示 | 第52页 |
·卫浴水龙头样本设计要素分析与提取 | 第52-62页 |
·卫浴水龙头形体要素分析 | 第52-58页 |
·卫浴水龙头材质分析 | 第58-60页 |
·卫浴水龙头色彩分类 | 第60-62页 |
·卫浴水龙头设计元素的结构 | 第62-67页 |
·手柄的设计要素分析 | 第63-64页 |
·主体的设计要素分析 | 第64页 |
·出水嘴的设计要素分析 | 第64-65页 |
·设计元素的形态分析 | 第65-67页 |
第五章 设计实践 | 第67-77页 |
·卫浴水龙头设计原则 | 第67页 |
·设计案例 | 第67-72页 |
·水量可调节水龙头设计 | 第67-69页 |
·水晶水龙头设计 | 第69-70页 |
·折射水龙头设计 | 第70-71页 |
·古典水龙头设计 | 第71-72页 |
·设计验证 | 第72-77页 |
·建立问卷调查 | 第72-74页 |
·数据统计 | 第74-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9页 |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论文不足与要解决的问题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A | 第85-87页 |
附录B | 第87-89页 |
附录C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