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 质量 | 第10-11页 |
(二) 质量保障 | 第11页 |
(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11-12页 |
三、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览 | 第12-15页 |
(一)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12-13页 |
(二)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13页 |
(三)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13-14页 |
(四)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14-15页 |
四、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五、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 第18页 |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 第18-20页 |
(一) 质量目标 | 第18-19页 |
(二) 质量管理 | 第19页 |
(三) 质量文化 | 第19-20页 |
三、平衡计分卡的诞生与发展 | 第20-21页 |
四、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框架 | 第21-24页 |
(一)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 | 第21-22页 |
1. 财务层面:为达到财务成功,应该如何对股东表现? | 第21页 |
2. 客户层面:为达成愿景,应如何对客户表现? | 第21-22页 |
3. 内部流程层面:我们必须擅长什么才能满足客户和股东? | 第22页 |
4. 学习与成长层面:如何维持变革与改进的能力以达成愿景? | 第22页 |
(二) 理论延伸:战略地图与目标衡量 | 第22-24页 |
五、平衡计分卡与非营利组织 | 第24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25-30页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25-26页 |
(一)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与客体 | 第25-26页 |
(二) 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26页 |
(三) 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26页 |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软肋 | 第26-27页 |
三、平衡计分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状况 | 第27-28页 |
四、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 第28-29页 |
(一) 高等学校需要提高战略的清晰度 | 第28页 |
(二) 质量保障需要兼顾多方面利益主体的发展平衡 | 第28页 |
(三) 质量保障体系需要重点关注内部质量管理 | 第28-29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 第30-40页 |
一、平衡记分卡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优势所在 | 第30-31页 |
(一) 战略始终是平衡计分卡的核心与出发点 | 第30页 |
(二) 平衡始终是平衡计分卡的关键理念 | 第30-31页 |
(三) 平衡计分卡始终关注定性与定量的把握 | 第31页 |
二、平衡计分卡在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运用范式 | 第31-33页 |
(一) 明确高等学校的使命,确定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 | 第32页 |
(二) 运用描述战略的工具——战略地图 | 第32页 |
(三) 分解战略目标之前先解读高校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 | 第32页 |
(四) 深度沟通,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质量保障指标体系 | 第32页 |
(五) 循环往复,修正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 | 第32-33页 |
三、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构建S大学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33-37页 |
(一) 战略描述:将使命与愿景化为质量目标 | 第33-34页 |
(二) 战略衡量:平衡计分卡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6页 |
(三) 质量管理:战略导向的质量评估 | 第36-37页 |
四、平衡计分卡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37页 |
五、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所建设的质量文化 | 第37-39页 |
(一) 沟通与支持 | 第37-38页 |
(二) 反馈与激励 | 第38页 |
(三) 更新与平衡 | 第38页 |
(四) 中介化:独立负责的平衡计分卡管理机构 | 第38-39页 |
(五) 信息化:软件系统 | 第39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2页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40页 |
二、总结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