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耀亢戏曲创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丁耀亢的时代背景及生平创作 | 第12-24页 |
第一节 丁耀亢的时代背景 | 第12-18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2-14页 |
二 家世背景 | 第14-16页 |
三 明末清初戏曲发展背景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丁耀亢的生平创作 | 第18-24页 |
第二章 丁耀亢戏曲创作思想 | 第24-58页 |
第一节 借荒诞以抒出世情怀——《化人游》 | 第24-31页 |
一 《化人游》的体制及创作时间 | 第24页 |
二 《化人游》的创作背景 | 第24-26页 |
三 《化人游》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四 《化人游》的主题思想 | 第27-31页 |
第二节 托历史以言生平壮志——《赤松游》 | 第31-40页 |
一 《赤松游》的创作时间及背景 | 第31-32页 |
二 《赤松游》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三 《赤松游》的主题思想 | 第33-40页 |
第三节 写爱情以发遗民深情——《西湖扇》 | 第40-45页 |
一 《西湖扇》的创作时间及背景 | 第40-41页 |
二 《西湖扇》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三 《西湖扇》的主题思想 | 第42-45页 |
第四节 强弩之末的表忠献策——《表忠记》 | 第45-54页 |
一 《表忠记》的创作时间 | 第45-46页 |
二 《表忠记》的创作背景 | 第46-49页 |
三 《表忠记》的主要内容 | 第49-50页 |
四 《表忠记》的主题思想 | 第50-54页 |
第五节 丁氏戏曲思想演变 | 第54-58页 |
第三章 丁耀亢戏曲创作艺术特色 | 第58-112页 |
第一节 情节关目的巧妙安排 | 第58-76页 |
一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第58-67页 |
二 主线突出,兼及旁枝 | 第67-72页 |
三 虚实结合,生动传神 | 第72-76页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精彩刻画 | 第76-97页 |
一 借主人公以自喻 | 第76-83页 |
二 多姿多彩的正面人物 | 第83-89页 |
三 丑态百出的反面形象 | 第89-92页 |
四 过目难忘的女性人物 | 第92-97页 |
第三节 戏曲语言的丰赡多彩 | 第97-112页 |
一 摹事抒情历历在目 | 第97-103页 |
二 写景状物栩栩如生 | 第103-107页 |
三 诗词境味韵律和谐 | 第107-109页 |
四 化用典故文采风流 | 第109-112页 |
第四章 丁耀亢戏曲理论探微 | 第112-120页 |
第一节 丁耀亢主要戏曲理论及评析 | 第112-117页 |
第二节 丁氏戏曲创作实践与理论的联系与脱节 | 第117-120页 |
结语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6-128页 |
后记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