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一、引言 | 第11-16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3、建立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二、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及产业发展现状 | 第16-24页 |
(一) 广播电视的产业化 | 第16-18页 |
1. 广播电视产业化历程 | 第16-17页 |
2.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涵盖内容 | 第17-18页 |
(二)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总体分析 | 第18-21页 |
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第21-24页 |
三、中国省区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 第24-40页 |
(一)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指标的构建 | 第24-26页 |
1. 构建指标体系要遵循的原则 | 第24页 |
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4-26页 |
3. 本文数据来源 | 第26页 |
4.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26页 |
(二)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26-28页 |
1. 因子分析统计学上的定义 | 第27页 |
2. 因子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 | 第27-28页 |
(三) 中国省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28-34页 |
1.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第28-29页 |
2. 提取因子 | 第29-30页 |
3. 公因子命名并计算因子得分 | 第30-34页 |
(四) 中国省区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1. 聚类分析结果 | 第34-37页 |
2. 较高发展水平省区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3. 中等发展水平省区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4. 较低发展水平省区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四、东、中、西三大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与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一) 各地区之间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 第40页 |
(二) 各地区内部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三) 东、中、西三大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1. 东部地区原因分析 | 第43页 |
2. 中部地区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3. 西部地区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45-49页 |
(一) 本文的基本结论 | 第45页 |
(二) 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 第45-47页 |
1. 降低进入广播电视产业的门槛 | 第45-46页 |
2. 积极培育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 第46页 |
3. 政府加大对广播电视产业的扶持力度 | 第46页 |
4. 加强区域间的互相协作 | 第46-47页 |
(三) 提升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化建议 | 第47-49页 |
1. 对于东部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 第47页 |
2. 对于中部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 第47页 |
3. 对于西部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