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冻结井筒内层井壁力学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28页 |
|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 ·冻结法凿井的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 ·国外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 ·国内发展概述 | 第18-21页 |
| ·冻结井壁结构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 ·国外发展状况概述 | 第21-22页 |
| ·国内发展状况概述 | 第22-23页 |
| ·冻结法凿井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3-24页 |
| ·西部地区冻结井筒内层井壁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 ·论分析方法 | 第24页 |
| ·模型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5页 |
| ·研究路线 | 第25-28页 |
| 2 井壁结构受力机理 | 第28-34页 |
| ·内层井壁承受水压特性研究 | 第28-30页 |
| ·静水压力产生的环向和径向压力 | 第28-29页 |
| ·平面应变产生的竖向应力 | 第29页 |
| ·内层井壁混凝土结构的内外缘应力状态分析 | 第29-30页 |
| ·内、外层井壁整体受力机理 | 第30页 |
| ·内层井壁结构设计 | 第30-34页 |
| ·井壁内壁的厚度估算 | 第31页 |
| ·内层井壁结构的强度分析 | 第31页 |
| ·井壁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31-34页 |
| 3 内壁结构模型试验 | 第34-60页 |
| ·井壁模拟试验的相似准则推导 | 第34-36页 |
| ·井壁模型试验的设计方案 | 第36-40页 |
|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第36-37页 |
| ·井壁结构参照正交试验设计的设计思路 | 第37-38页 |
| ·确定内层井壁结构设计方案 | 第38-39页 |
| ·试验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 ·模型的制作和测试元件的布置 | 第40-43页 |
| ·模型的制作 | 第40页 |
| ·试验测试及元件布置 | 第40-43页 |
| ·试验加载与测试方法 | 第43-44页 |
| ·试验加载设备介绍 | 第43-44页 |
| ·试验加载方法 | 第4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60页 |
| ·内壁的变形特征 | 第44-48页 |
| ·井壁的径向位移 | 第48-49页 |
| ·井壁截面应力 | 第49-54页 |
| ·内壁试件破坏特征与机理 | 第54-57页 |
| ·内壁极限承载力 | 第57-60页 |
| 4 内壁模型结构的数值分析 | 第60-72页 |
| ·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 第60-61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 ·ANSYS计算软件介绍 | 第61页 |
| ·高强钢筋混凝土井壁模型建模 | 第61-65页 |
|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61页 |
| ·模型的选取 | 第61-63页 |
| ·单元的选取和实常数的确定 | 第63-64页 |
| ·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 第64-65页 |
| ·井壁结构数值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65-66页 |
| ·井壁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66-72页 |
|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66页 |
| ·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 第66-72页 |
| 5 井壁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 | 第72-76页 |
| ·井壁结构修正后的计算公式 | 第72-73页 |
| ·井壁的混凝土强度修正系数 | 第72页 |
| ·内层井壁修正后的厚度计算 | 第72-73页 |
| ·内层井壁修正后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73页 |
| ·对模型试验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比较 | 第73-76页 |
| ·论分析的井壁厚度估算 | 第73-74页 |
|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74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