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浅海海底植被修复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技术研究 | 第11-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 大叶藻种子物理特性试验研究 | 第17-22页 |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1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 ·千粒重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 ·粒度测量 | 第18页 |
| ·密度和体积测量 | 第18页 |
| ·滑动角测量 | 第18-19页 |
| ·休止角测量 | 第19-20页 |
| ·容积密度测定 | 第20页 |
|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20-22页 |
| ·基本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 3 浅海海底植被修复播种机设计 | 第22-47页 |
| ·整机方案与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 ·整机方案确定 | 第22页 |
| ·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4页 |
| ·关键零部件设计与选型 | 第24-35页 |
| ·提升机构设计 | 第24-27页 |
| ·钢丝绳选型 | 第25页 |
| ·卷筒计算 | 第25-26页 |
| ·升降电机选型 | 第26页 |
| ·升降电机调速器选型 | 第26-27页 |
| ·排种机构设计 | 第27-28页 |
| ·种子箱的要求 | 第27页 |
| ·种子箱容积确定 | 第27-28页 |
| ·窝眼排种器设计 | 第28-30页 |
| ·窝眼轮直径和线速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 ·窝眼轮型孔数 Z | 第29页 |
| ·种子的充填圆弧 | 第29页 |
| ·刮种器 | 第29-30页 |
| ·护种板 | 第30页 |
| ·液流输送装置设计 | 第30-33页 |
| ·泵的选型与计算 | 第30-31页 |
| ·分配器均匀性试验 | 第31-33页 |
| ·水下播种机构的设计 | 第33-35页 |
| ·陷深压强试验 | 第33-34页 |
| ·开沟压强试验 | 第34-35页 |
| ·控制系统的控制 | 第35-43页 |
| ·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 | 第36-37页 |
| ·系统电路的设计 | 第37-38页 |
| ·排种器播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8-41页 |
| ·步进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的计算和选型 | 第38-39页 |
| ·GPS 传感器 | 第39-40页 |
| ·GPS 传感器测定速度校正试验 | 第40-41页 |
| ·防腐工艺的设计 | 第41-43页 |
| ·关键零部件的仿真模拟和优化设计 | 第43-47页 |
| ·混合装置的仿真模拟设计 | 第43-45页 |
|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44-45页 |
| ·卷筒轴的优化设计 | 第45-47页 |
|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46-47页 |
| 4 性能试验 | 第47-53页 |
| ·排种性能试验 | 第47页 |
| ·均匀性试验 | 第47-49页 |
| ·开沟及覆土试验 | 第49页 |
| ·现场试验 | 第49-51页 |
| ·样机的改进与试验 | 第51-53页 |
| ·样机改进 | 第51页 |
| ·样机改进试验 | 第51-53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创新点 | 第53页 |
| ·建议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部分试验数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以及专利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