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以公众参与的角度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行政救济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对行政救济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对公众参与的研究综述第15-18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文献综述研究第19-20页
     ·分析总结研究第20页
     ·经验借鉴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现行规划侵权的解决途径——行政救济概述第21-31页
   ·行政救济的定义第21页
   ·行政救济的特征第21-23页
     ·原因:行政救济是对权利所进行的救济第21-22页
     ·对象:行政救济是对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救济第22页
     ·条件:行政救济是由相对人依法申请发起的第22页
     ·时效:行政救济一般是事后救济第22-23页
   ·行政救济的范围第23-29页
     ·行政救济的对象第23-25页
     ·行政救济的方式第25页
     ·行政救济的手段第25-26页
     ·行政救济的途径第26-29页
     ·行政救济的时序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救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及矛盾第31-40页
   ·城市规划满足行政救济的前提第31-32页
     ·城市规划是一项行政行为第31页
     ·城市规划是对权利的调整第31页
     ·城市规划的相对人是具有申请救济能力的个体第31-32页
   ·行政救济在城市规划中存在必要性的理论基础第32-33页
     ·权利救济——城市规划是公私利益之间的协调过程第32页
     ·人民主权——行政救济是有效监督行政的手段第32-33页
     ·法治原则——行政救济是我国法律体系下其内在需求第33页
   ·行政救济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矛盾第33-36页
     ·行政行为分类:城市规划是复合行政行为第34页
     ·行政行为对象:城市规划行为具有外部性第34-36页
     ·行政行为目的:城市规划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第36页
   ·行政救济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反思第36-38页
     ·规划侵权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内在合理性第36-37页
     ·行政救济缺乏审查规划合理性的相应途径第37-38页
     ·以公众参与的视角来研究城市规划合理性的问题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理论及国外实践启发第40-56页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形成的理论背景第40-41页
     ·民主政治的演变第40-41页
     ·城市规划的政治视角分析第41页
   ·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第41-45页
     ·思想层面:多元主义催生了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第42-43页
     ·政治层面:市民杜会,把公众参与和政府管治联系起来第43页
     ·方法论层面:交往理论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途径第43-44页
     ·实践层面:阶梯理论为衡量和评价公众参与提供了标准第44-45页
   ·公众参与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合理性的演变第45页
   ·国外公众参与制度实践的启发第45-54页
     ·控制型规划体系与指导型规划体系第45-46页
     ·指导型规划下的公众参与制度——以英国为例第46-50页
     ·控制型规划下的公众参与制度——以德国为例第50-53页
     ·两种规划体系下的公众参与的异同点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我国城市规划中行政救济制度的改进建议第56-77页
   ·规划目标第56-57页
     ·目标设立——建立以公共参与为表现形式的事前救济制度第56-57页
     ·目标逻辑第57页
     ·基本思路第57页
   ·我国现有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第57-59页
     ·改革开放之前的无公众参与阶段第57-58页
     ·市场经济初期的公众参与萌发阶段第58页
     ·法治背景下的公众参与初探阶段第58页
     ·《物权法》颁布后以利益博弈为主的城市规划时期第58-59页
     ·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趋势第59页
   ·现行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度规定及其实效第59-65页
     ·规划编制第59-61页
     ·规划审批和许可第61-62页
     ·规划实施第62页
     ·规划修改第62-63页
     ·我国现状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效及相关案例分析第63-65页
   ·改进的基本原则第65-68页
     ·程序正义第65-67页
     ·公正平等第67页
     ·法治原则第67-68页
   ·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设想第68-75页
     ·规划编制第68-69页
     ·规划审批和许可第69-71页
     ·规划实施第71页
     ·规划修改第71-72页
     ·改进后公众参与制度分析第72-75页
   ·规划中行政救济重点转变——对公众参与制度的维护第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6页
附件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艾美酒店景观设计中的黎族文化元素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端精品度假酒店客房设计研究--以海南七仙岭龙湾珺唐精品酒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