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国内外汽车排放标准与法规 | 第12-13页 |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 第13-18页 |
·三效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三效催化转剂的组成 | 第15-16页 |
·铈锆基储氧材料在三效催化剂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贵金属与铈锆固溶体的相互作用 | 第17-18页 |
·三效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第18页 |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冷启动排放控制催化剂 | 第19页 |
·贫燃条件下 NOx 处理催化剂 | 第19页 |
·高性能低成本催化剂 | 第19-20页 |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31页 |
·实验主要试剂药品及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药品和钢瓶气体 | 第23-24页 |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4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表征 | 第24-27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平台 | 第24-2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7页 |
·金属 Pd 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7-28页 |
·Ce_(0.6)Zr_(0.4)O_2固溶体的制备 | 第28-2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1页 |
第3章 载体制备方法及负载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1-43页 |
·前言 | 第31页 |
·制备方法对 Ce_(0.6)Zr_(0.4)O_2载体的性能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35页 |
·Ce_(0.6)Zr_(0.4)O_2载体的三效活性 | 第31-32页 |
·Ce_(0.6)Zr_(0.4)O_2载体的 XRD | 第32-33页 |
·Ce_(0.6)Zr_(0.4)O_2载体的 BET 比表面积 | 第33-34页 |
·Ce_(0.6)Zr_(0.4)O_2载体的 H_2-TPR 及耗氢量 | 第34-35页 |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5-42页 |
·Pd 纳米溶胶的 TEM | 第35-36页 |
·Ce_(0.6)Zr_(0.4)O_2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制备过程的影响 | 第36页 |
·催化剂的三效活性 | 第36-39页 |
·催化剂的 XRD | 第39-40页 |
·催化剂的 BET 比表面积 | 第40页 |
·催化剂的 H_2-TPR 及耗氢量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一步沉淀法制备 Pd/Ce_(0.6)Zr_(0.4-x)Y_xO_2催化剂 | 第43-55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4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表征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催化剂的三效活性 | 第44-47页 |
·催化剂的空燃比窗口 | 第47-48页 |
·催化剂的 XRD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 BET 比表面积 | 第49-50页 |
·催化剂的 TEM | 第50-51页 |
·催化剂的 H_2-TPR 及耗氢量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一步沉淀法制备 Pd/Ce_(0.6)Zr_(0.4-x)Pr_xO_2催化剂 | 第55-65页 |
·前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5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表征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3页 |
·催化剂的三效活性 | 第56-58页 |
·催化剂的空燃比窗口 | 第58-59页 |
·催化剂的 XRD | 第59-60页 |
·催化剂的 BET 比表面积 | 第60页 |
·催化剂的 TEM | 第60-61页 |
·催化剂的 H_2-TPR 及耗氢量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UAMR 法批量制备纳米粒子 | 第65-71页 |
·Ag 纳米粒子的批量制备 | 第66-67页 |
·Ce_(0.7)Zr_(0.3)O_2储氧材料的批量制备 | 第67-68页 |
·Pd 纳米粒子的批量制备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1.结论 | 第71-72页 |
2.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