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风电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风力发电的发展 | 第14页 |
·国内风力发电的发展 | 第14-16页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19页 |
·硬件电路控制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双馈风电机组及其数学建模 | 第22-30页 |
·引言 | 第22页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 第22页 |
·风速模型 | 第22-23页 |
·风力机模型 | 第23-25页 |
·空气动力学模型 | 第23-24页 |
·机械传动轴系模型 | 第24-25页 |
·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 | 第25-27页 |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基本静态数学模型 | 第25页 |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背靠背 PWM 中间直流侧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与保护 | 第30-45页 |
·引言 | 第30页 |
·风力机控制系统 | 第30-33页 |
·桨距角控制系统 | 第30-32页 |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第32-33页 |
·变流器控制系统 | 第33-39页 |
·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 | 第33-35页 |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 | 第35-37页 |
·变流器功率解耦控制仿真 | 第37-39页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保护 | 第39-44页 |
·低速/超速保护 | 第41页 |
·低电压/过电压保护 | 第41-42页 |
·转子过电流保护 | 第42页 |
·保护仿真验证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与模型验证 | 第45-66页 |
·引言 | 第45页 |
·国内外风电并网导则对低电压穿越的要求 | 第45-48页 |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 第48-53页 |
·正常 PQ 控制模式 | 第49页 |
·低电压穿越期间变流器控制 | 第49-53页 |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模型验证 | 第53-64页 |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模型验证原则与方法 | 第53-55页 |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模型仿真验证 | 第55-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 | 第66-80页 |
·引言 | 第66页 |
·基于 crowbar 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 | 第66-73页 |
·crowbar 电路电阻的选取 | 第66-67页 |
·crowbar 电路投入运行持续时间的选取 | 第67页 |
·仿真研究 | 第67-73页 |
·风力机等效模型对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的研究 | 第73-78页 |
·风力机等效三质量块模型 | 第74页 |
·仿真研究 | 第74-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