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LiMn0.5-xNi0.5-xCo2xO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引言第10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1-18页
     ·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2-13页
     ·锂钴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3-15页
     ·锂镍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5-16页
     ·钒锂材料第16-17页
     ·铁锂材料第17-18页
   ·LiNi_(0.5-X)Mn_(0.5-X)Co_(2X)O_2的研究进展第18-23页
     ·LiNi_(0.5-X)Mn_(0.5-X)Co_(2X)O_2正极材料的出现第18-19页
     ·LiNi_(0.5-X)Mn_(0.5-X)Co_(2X)O_2正极材料的结构及其特点第19-20页
     ·LiNi_(0.5-X)Mn_(0.5-X)Co_(2X)O_2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0-22页
     ·LiNi_(0.5-X)Mn_(0.5-X)Co_(2X)O_2的改性研究第22-23页
   ·本课题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二章 不同沉淀方式合成 LiNi_(0.4)Co_(0.2)Mn_(0.4)O_2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6-40页
   ·实验部分第26-28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28页
     ·正极材料 LiNi_(0.4)Co_(0.2)Mn_(0.4)O_2的合成第28页
     ·两种正极材料 LiNi_(0.4)Co_(0.2)Mn_(0.4)O_2的性能表征第28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8页
     ·煅烧温度对材料晶型的影响第28-31页
     ·煅烧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第31-33页
     ·不同温度下合成的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第33-34页
     ·材料的倍率性能研究第34-36页
     ·不同方法合成的材料的循环性能第36-37页
     ·材料的循环伏安图谱第37-38页
   ·结论第38-40页
第三章 络合剂对 LiNi_(0.4)Co_(0.2)Mn_(0.4)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0-50页
   ·实验部分第40-41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0页
     ·正极材料 LiNi_(0.4)Co_(0.2)Mn_(0.4)O_2的合成第40-41页
     ·两种正极材料 LiNi_(0.4)Co_(0.2)Mn_(0.4)O_2的性能表征第41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7页
     ·络合剂对 a、b 两种材料前驱体的影响第41-43页
     ·沉淀时氨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第43-44页
     ·是否添加氨水合成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44-45页
     ·材料的循环寿命图第45-47页
     ·材料的循环伏安图谱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50页
第四章 Ni、Co、Mn 不同比例的三元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0-58页
   ·实验部分第50-52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0-51页
     ·正极材料 LiNi_(1/3)Co_(1/3)Mn_(1/3)O_2及 LiNi_(0.3)Co_(0.4)Mn_(0.3)O_2的合成第51页
     ·两种正极材料的性能表征第51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XRD 分析第52页
     ·两种材料的形貌分析第52-53页
     ·两种材料的放电曲线第53-54页
     ·两种材料的循环寿命第54-55页
     ·材料的循环伏安图谱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酸循环辅助制备LiFePO4的前驱体FePO4
下一篇:极性有机溶剂辅助液相合成LiFePO4粉体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