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门的形态演变与现代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3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中式门的形态演变 | 第14-28页 |
·原始时期门的形态 | 第14-15页 |
·夏商周时期门的形态 | 第15-18页 |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门的形态 | 第18-19页 |
·隋唐、宋时期门的形态 | 第19-22页 |
·明清时期门的形态 | 第22-24页 |
·民国时期门的形态 | 第24-25页 |
·中式门的形态一览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中式门的设计元素 | 第28-60页 |
·构成元素 | 第28-40页 |
·组成构件 | 第28-35页 |
·色彩元素 | 第35-38页 |
·材料与质感 | 第38-40页 |
·比例与尺度 | 第40页 |
·装饰元素 | 第40-52页 |
·门本身的装饰 | 第41-48页 |
·附属的装饰 | 第48-50页 |
·装饰的题材 | 第50-52页 |
·中式门上风水学的运用 | 第52-55页 |
·象 | 第52页 |
·朝向与方位 | 第52-54页 |
·色彩与尺度 | 第54-55页 |
·美学特征 | 第55-58页 |
·虚实之美 | 第56-57页 |
·理性与情感交织的象征美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 对现代中式门造型设计的探索 | 第60-79页 |
·时代背景 | 第60页 |
·现代中式门造型设计概述 | 第60-67页 |
·对现代中式门造型设计的理解 | 第60-61页 |
·对传统性、创新性与民族性的认识与理解 | 第61-62页 |
·现代中式门造型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62-67页 |
·现代中式门造型设计探索的基本思路 | 第67-69页 |
·中式门构成元素的创新 | 第68页 |
·中式门装饰元素的创新 | 第68-69页 |
·设计实践 | 第69-78页 |
·制定设计方案 | 第69-71页 |
·设计案例 | 第7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1:中式宅门组成构件 | 第82-83页 |
附录2:门光尺门决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