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灾害仍是人们需要应对的重大风险 | 第9页 |
| ·政府和社会对灾害防治的认识不断深化 | 第9页 |
| ·灾害社会政策研究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方向 | 第9-10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 第12页 |
| ·灾害社会工作理论 | 第12-13页 |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研究现状综合评价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灾害社会工作与救灾社会政策 | 第20-23页 |
| ·灾害社会工作的涵义 | 第20页 |
| ·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及发展 | 第20-21页 |
| ·灾害社会政策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建国初期至 70 年代的灾害社会政策 | 第23-27页 |
| ·以中央政令为主导的防灾政策 | 第23-24页 |
| ·以政府包揽为特点的抗灾政策 | 第24-25页 |
| ·以互助自救为特点的灾后恢复政策 | 第25页 |
| ·本时期救灾政策特点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的灾害社会政策 | 第27-33页 |
| ·以物资储备为中心的防灾政策 | 第27-28页 |
| ·以明确国际援助方针为中心的抗灾政策 | 第28-29页 |
| ·以社团组织参与救灾为特点的灾后恢复政策 | 第29-31页 |
| ·本时期灾害社会政策特点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2000 年以来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 | 第33-41页 |
| ·以制定灾害应急预案为中心的防灾政策 | 第33-36页 |
| ·以减灾人才队伍建设为特点的抗灾政策 | 第36-38页 |
| ·以调整税收政策为特点的灾后恢复政策 | 第38-41页 |
|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特征 | 第41-45页 |
| ·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社会环境 | 第41-43页 |
| ·经济体制变化 | 第41页 |
| ·管理体制变化 | 第41-42页 |
| ·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 | 第42-43页 |
| ·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演变的动态特点 | 第43-45页 |
| ·救助理念由生存保障向人本保障深化 | 第43页 |
| ·救助过程由应急帮扶向灾后重建延伸 | 第43-44页 |
| ·政策导向由灾害救助向灾害管理转型 | 第44-45页 |
| 第七章 关于灾害社会政策存在问题和思考 | 第45-49页 |
| ·灾害社会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 ·灾害社会政策发展方向的思考 | 第46-49页 |
| ·整合救灾力量,实现主体多元化 | 第46页 |
|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灾民生计可持续 | 第46-47页 |
| ·注重灾害宣传,强调灾害保险 | 第47页 |
| ·加强系统减灾意识,完善政策系统建设 | 第47-48页 |
| ·注重灾害研究,推动救灾工作发展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