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苹果质量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 | 第10-11页 |
| ·农户不安全用药对苹果质量的影响 | 第11页 |
| ·违规用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农户用药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7页 |
| ·农户的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 ·农户的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 ·农户使用农药的机会主义理论 | 第23页 |
| ·农户施药行为的“路径依赖”理论 | 第23-24页 |
| ·农药使用的外部性理论 | 第24-27页 |
| ·外部性概念 | 第24-25页 |
| ·农药使用存在负的外部性 | 第25页 |
| ·农民对农药外部性的忽视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陕西苹果农药最优量的确定 | 第27-34页 |
| ·陕西省苹果生产投入产出水平 | 第27-29页 |
| ·陕西省苹果的产出水平 | 第27页 |
| ·陕西苹果生产投入状况 | 第27-28页 |
| ·陕西苹果生产收益成本分析 | 第28-29页 |
| ·苹果投入产出的计量分析 | 第29-34页 |
| ·计量模型的选择 | 第29-30页 |
|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 第30-31页 |
| ·投入产出模型的估计 | 第31-32页 |
| ·农药投入最优量的确定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影响苹果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因素及作用机理 | 第34-46页 |
| ·果农个人特征 | 第34-38页 |
| ·农户个人特征因素 | 第34-36页 |
| ·农户家庭特征因素 | 第36-38页 |
| ·经济因素 | 第38-39页 |
| ·农药的效果价格比因素 | 第38页 |
| ·苹果的市场价格因素 | 第38-39页 |
| ·市场价值的实现 | 第39页 |
| ·政策制度因素 | 第39-41页 |
| ·不确定性因素 | 第41-42页 |
| ·农户对农药的认知因素 | 第42-44页 |
| ·其他相关因素 | 第44-46页 |
| ·信息获取和技术培训指导因素 | 第44-45页 |
| ·生产模式、销售渠道因素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陕西苹果农药使用现状及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46-58页 |
| ·陕西苹果生产现状 | 第46-47页 |
| ·陕西苹果种植农药使用状况 | 第47-48页 |
| ·苹果园农药品种结构 | 第47页 |
| ·果农施用农药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 ·调研地点及样本选择 | 第48页 |
| ·调查方法的选择 | 第48-49页 |
| ·样本特征及统计性描述 | 第49-52页 |
|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 第49-51页 |
| ·样本农户生产特征 | 第51-52页 |
| ·样本农户施药行为描述 | 第52-56页 |
| ·果农购药行为 | 第52-53页 |
| ·果农用药行为 | 第53-55页 |
| ·果农施药后的行为 | 第55-56页 |
| ·果农对政府政策、技术获得及需求状况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果农用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8-68页 |
| ·模型选择 | 第58-59页 |
| ·模型设定与变量的设计 | 第59-64页 |
| ·模型设定及研究假设 | 第59-60页 |
| ·变量的设计 | 第60-62页 |
|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 第62-64页 |
| ·模型的拟合 | 第64-66页 |
|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68-72页 |
|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 ·政策含义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附录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