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昆虫体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昆虫体内微生物的种类 | 第10页 |
·昆虫体内微生物的分布 | 第10-11页 |
·昆虫体内微生物对宿主的生理功能 | 第11-13页 |
·橘小实蝇及其体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昆虫体内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 | 第15-16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DGGE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细菌分子多态性 | 第20-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橘小实蝇的采集和饲养 | 第20-21页 |
·常用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橘小实蝇雌成虫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23页 |
·雌性生殖系统细菌的分子鉴定 | 第23-28页 |
·数据统计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8-29页 |
·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29页 |
·雌性生殖系统细菌PCR-DGGE分析 | 第29-35页 |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橘小实蝇雄性生殖系统细菌分子多态性 | 第4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橘小实蝇雄成虫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40页 |
·雄性生殖系统细菌的分子鉴定 | 第40-41页 |
·数据统计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50页 |
·橘小实蝇雄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41-42页 |
·雄性生殖系统细菌PCR-DGGE分析 | 第42-47页 |
·橘小实蝇雄性生殖系统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7-49页 |
·橘小实蝇雌雄生殖系统分子多态性的比较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可培养菌及引诱性研究 | 第51-68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橘小实蝇雌成虫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51-52页 |
·雌性生殖系统可培养菌的分子鉴定 | 第52-53页 |
·数据统计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3页 |
·雌性生殖系统可培养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53页 |
·室内引诱实验 | 第53-54页 |
·野外引诱实验 | 第54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67页 |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 第54-55页 |
·雌性生殖系统可培养细菌PCR-DGGE分析 | 第55-61页 |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可培养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61-63页 |
·橘小实蝇雌性生殖系统可培养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分析 | 第63页 |
·雌性生殖系统分子多态性与可培养细菌的比较 | 第63-65页 |
·可培养菌发酵液对寄主的引诱活性 | 第65-67页 |
·讨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