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国内外文献阐述 | 第11-17页 |
| ·国内外文献评价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 第2章 不同经济发展理论的赶超思想 | 第20-29页 |
| ·赶超思想的内涵 | 第20页 |
| ·赶超机制的探讨 | 第20-21页 |
| ·不同经济发展理论比较 | 第21-26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 ·德国历史学派 | 第23页 |
| ·后发优势论 | 第23-24页 |
| ·发展经济学赶超视角 | 第24-25页 |
| ·Abramowitz 的赶超假说 | 第25页 |
| ·经济趋同假说中的赶超思想 | 第25-26页 |
|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 第26页 |
| ·对不同经济发展理论的评论 | 第26-29页 |
| 第3章 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与赶超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29-40页 |
| ·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与赶超现状 | 第30-36页 |
| ·我国部分省份经济赶超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 ·我国落后省份经济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 ·我国省际间经济赶超或滞后原因总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我国省际间经济差距与赶超的实证分析 | 第40-54页 |
| ·实证模型构建 | 第40-43页 |
| ·国内外部分经济赶超和技术赶超实证模型回顾 | 第40-42页 |
| ·模型构建 | 第42-43页 |
|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第43-44页 |
| ·实证结果 | 第44-52页 |
| ·对我国省际间是否存在经济赶超效应的验证 | 第44-47页 |
| ·对影响产出缺口变动因素的检验 | 第47-50页 |
| ·DEA 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技术效率分析 | 第50-52页 |
| ·实证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