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导体铜的发展史 | 第10页 |
·单晶铜的特点及其应用 | 第10-12页 |
·单晶铜的性能特点 | 第10-11页 |
·单晶铜的应用概况 | 第11-12页 |
·单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述 | 第12-13页 |
·传统制备法 | 第12页 |
·热型连铸法 | 第12-13页 |
·热型连铸实验装置的种类 | 第13-15页 |
·热型连铸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页 |
·数值模拟在热型连铸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7页 |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数值模拟在热型连铸技术中的应用状况 | 第17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实验装置及材料 | 第20页 |
·实验工艺过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实验装置的初步设计与制造 | 第22-32页 |
·横引式单晶连铸实验装置的基本构成 | 第22-26页 |
·熔体系统 | 第23-24页 |
·铸型加热系统 | 第24-25页 |
·冷却系统 | 第25页 |
·牵引系统 | 第25-26页 |
·气氛保护系统 | 第26页 |
·单晶铜杆连铸工艺装置关键材质的选择 | 第26-29页 |
·熔体相关材质的选择 | 第27-28页 |
·铸型系统相关材质的选择 | 第28-29页 |
·引锭材质选择 | 第29页 |
·其他 | 第29页 |
·单晶连铸实验装置特点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炉体结构对连铸平稳性影响的研究 | 第32-43页 |
·炉体连铸出流口位置对连铸平稳性的影响 | 第32-36页 |
·实验方案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出流口位置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第34-35页 |
·出流口位置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炉体连铸进流口位置对连铸平稳性的影响 | 第36-42页 |
·实验方案与方法 | 第37页 |
·垂直方向位置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第37-38页 |
·垂直方向位置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水平方向位置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水平方向位置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工艺参数对凝固过程固/液界面影响的研究 | 第43-51页 |
·实验方案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铸型温度对固/液界面的影响 | 第45-46页 |
·连铸速度对固/液界面的影响 | 第46-47页 |
·冷却距离对固/液界面的影响 | 第47-48页 |
·冷却水量对固/液界面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工艺参数对铸杆表面质量影响及单晶组织演化过程的研究 | 第51-59页 |
·工艺参数对铸杆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51-54页 |
·铸型温度对铸杆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52页 |
·连铸速度对铸杆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冷却距离对铸杆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单晶组织演化过程 | 第54-56页 |
·单晶铜杆连铸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56-58页 |
·拉漏现象及解决措施 | 第56-57页 |
·拉不动、拉断现象及解决措施 | 第57页 |
·漏水现象及解决措施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第65页 |
发表论文 | 第65页 |
获奖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