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棉花黄萎病菌黑色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棉花黄萎病概况第11页
   ·黄萎病的致病机制第11-12页
     ·毒素第11-12页
     ·酶类第12页
   ·微菌核的研究第12-13页
   ·黑色素第13-17页
     ·性质第13-14页
     ·黑色素作用机制第14-16页
     ·合成及相关基因第16-17页
   ·大丽轮枝菌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现状第17-20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TAIL-PCR第20-22页
     ·ATMT 转化第2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棉花黄萎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4-31页
   ·材料和方法第24-26页
     ·供试菌株及质粒第24页
     ·真菌的培养和 DNA 提取第24-25页
     ·PCR 扩增、克隆并测序第25-26页
     ·序列比对及系统关系树的构建第26页
   ·结果分析第26-29页
     ·棉花黄萎菌 PKS 基因的检测与克隆第26页
     ·棉花黄萎菌 PKS 基因的的特征第26-28页
     ·棉花黄萎菌 PKS 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第28-29页
     ·讨论与结论第29-31页
第三章 棉花黄萎菌 T-DNA 插入黑色素形成突变体的筛选及 T-DNA 侧翼序列的克隆第31-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材料第31页
     ·常规试剂及配置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5页
     ·白化体的获得第31页
     ·基因组 DNA 提取第31页
     ·Southern 印迹杂交第31-33页
     ·TAIL-PCR第33-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稳定遗传阳性白化体的筛选及检测第35-36页
     ·突变体基因组中 T-DNA 插入拷贝数的检测分析第36页
     ·T-DNA 插入侧翼序列的获得及分析第36-37页
   ·结论与讨论第37-39页
第四章 棉花黄萎病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39-48页
   ·材料和方法第39-44页
     ·供试菌株第39页
     ·供试质粒第39页
     ·大肠杆菌超级感受态的制备及热击转化第39-40页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电击转化第40页
     ·质粒的扩繁及提取第40页
     ·目标基因的 PCR 扩增第40-41页
     ·DNA 片段的连接测序第41-42页
     ·限制性内切酶(RE)消化及连接反应第42-43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第43页
     ·候选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目的基因上下游基因的获得第44-45页
     ·中间载体的连接与转化第45页
     ·目的条带在中间载体上的酶切验证第45-46页
     ·目的片段在表达载体上的酶切验证第46页
     ·电击转化农杆菌及 PCR 验证第46页
   ·结论与讨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导师评阅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橡胶草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的研究
下一篇:蚯蚓Eisenia foetide与植物复合系统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