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董事信托义务概述 | 第10-19页 |
(一)董事信托义务的历史渊源 | 第10-11页 |
1.英国的信托制度 | 第10-11页 |
2.Smith v. Van Gorkom488 A.2d 858 (Del. 1985) 案 | 第11页 |
(二)董事信托义务的基本含义 | 第11-13页 |
1.何谓董事 | 第12页 |
2.何谓信托义务 | 第12-13页 |
(三)董事信托义务的分类: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 | 第13-18页 |
1.勤勉义务 | 第13-15页 |
2.忠实义务 | 第15-18页 |
(四)董事信托义务与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信托义务之比较 | 第18-19页 |
二、公司董事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19-24页 |
(一)代理关系说 | 第19-20页 |
(二)信托关系说 | 第20-21页 |
(三)特殊关系说 | 第21-22页 |
(四)委任关系说 | 第22-24页 |
三、公司董事信托义务判断标准的国际比较 | 第24-28页 |
(一)美国模式:宽松的一般标准 | 第24-25页 |
(二)英国模式:一般标准 | 第25-26页 |
(三)德法模式:严格标准 | 第26-27页 |
(四)日本模式:折中的严格标准 | 第27-28页 |
四、公司董事信托义务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28-33页 |
(一)在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董事信托义务的判断标准 | 第28-29页 |
1.在《公司法》中明确董事与公司的关系 | 第28-29页 |
2.调和董事忠实义务与董事勤勉义务之间立法的失衡 | 第29页 |
(二)商业判断规则对我国《公司法》立法的借鉴价值 | 第29-31页 |
1.借鉴的前提——商业判断规则与董事信托义务的关系 | 第29-30页 |
2.我国《公司法》借鉴商业判断规则的合理性 | 第30-31页 |
3.我国《公司法》借鉴商业判断规则的具体做法 | 第31页 |
(三)健全公司董事责任追究制度 | 第31-32页 |
(四)健全公司董事担责免责制度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