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 ·BMC 的简介 | 第11-12页 |
| ·BMC 的模压成型工艺 | 第12-13页 |
| ·BMC 主要原料 | 第13-19页 |
|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 | 第13-16页 |
| ·UPR 的引发体系 | 第16页 |
| ·增强材料 | 第16-18页 |
| ·填料 | 第18页 |
| ·增稠剂 | 第18-19页 |
| ·BMC 的界面 | 第19-22页 |
| ·BMC 的界面机理 | 第20-21页 |
| ·硅烷偶联剂的偶联机理 | 第21-22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22-24页 |
| ·窨井盖现状 | 第24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 第2章 BMC 基本成型条件、原料及配方的确定 | 第29-51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 ·主要原料 | 第29-3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 ·实验设计 | 第31-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8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影响BMC 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35-42页 |
| ·影响BMC 流动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42-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第3章 玻纤表面改性及其对BMC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67页 |
| ·概述 | 第51-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 ·主要原料 | 第52-53页 |
|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 ·玻纤表面处理前后的表面张力 | 第54-56页 |
| ·玻纤表面处理前后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56-59页 |
| ·偶联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结合的情况的分析 | 第59-61页 |
| ·偶联剂的加入量对玻纤γ及BMC 弯曲强度的影响 | 第61-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第4章 电路板回收粉料与碳酸钙填料的比较 | 第67-75页 |
| ·概述 | 第67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 ·主要原料 | 第67-68页 |
| ·实验仪器 | 第68页 |
| ·实验步骤 | 第68-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 ·填料密度的比较 | 第69-70页 |
| ·填料对UPR 吸油度的比较 | 第70页 |
| ·填料对BMC 预混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 ·填料对BMC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 ·填料粒径对UPR 的吸油度和BMC 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 ·小结 | 第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第5章 BMC 复合窨井盖的有限元分析 | 第75-83页 |
| ·概述 | 第75-76页 |
| ·ANSYS 的前处理 | 第76-78页 |
| ·有限元分析所用数据 | 第76-77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7页 |
|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77-78页 |
| ·加载求解 | 第78-79页 |
| ·ANSYS 的后处理 | 第79-82页 |
| ·小结 | 第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