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观赏园艺类病虫害论文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与药剂室内筛选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7页
   ·安祖花概述第14-16页
     ·安祖花植物学性状第14页
     ·安祖花产业的发展第14-15页
     ·安祖花病害对其产业发展的影响第15-16页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的感染途径及发病症状第16-17页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第18-19页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防治的研究第19-20页
     ·安祖花抗病机理研究第20页
   ·几种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0-25页
     ·利用 16S-23SrDNA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鉴定检测病原菌的研究第21-22页
     ·免疫磁性分离 PCR 检测技术的研究第22-23页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技术的研究第23-25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第27-37页
   ·实验器材第27页
     ·实验试剂第27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0页
     ·利用 Koch 法则鉴定病原菌第27-28页
     ·利用 16S-23S ITS 序列鉴定病原菌第28-29页
     ·X.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 对安祖花不同品种的致病性测定第29-30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0-36页
     ·利用 Koch 法则鉴定结果第30-31页
     ·利用 16S-23S ITS 序列鉴定结果第31-34页
     ·X.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 对安祖花不同品种的致病性测定第34-36页
   ·讨论第36-37页
第三章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7-41页
   ·实验器材第37-38页
     ·实验试剂第37页
     ·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材料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DNA 的提取第38页
     ·引物设计与筛选第38页
     ·引物特异性检测第38页
     ·引物灵敏性检测第38-3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9-40页
     ·安祖花总 DNA 提取第39页
     ·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第39-40页
     ·引物灵敏性检测结果第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IMS-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第41-51页
   ·实验器材第41-42页
     ·实验试剂第41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实验仪器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5页
     ·供试引物的设计合成第42页
     ·供试样品制备第42页
     ·羧基磁珠对多克隆抗体最大吸附值的测定第42-43页
     ·IMS-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3-44页
     ·免疫磁珠捕获率测定第44页
     ·IMS-PCR 特异性检测第44页
     ·IMS-PCR 灵敏度检测第44-45页
     ·IMS-PCR 对安祖花样品的实际检测第4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与上清液中剩余多克隆抗体浓度统计第45-46页
     ·羧基磁珠对多克隆抗体最大吸附值的测定结果第46页
     ·免疫磁珠捕获率测定结果第46-47页
     ·IMS-PCR 特异性检测结果第47-48页
     ·IMS-PCR 灵敏度检测结果第48页
     ·IMS-PCR 对模拟带菌样液的检测结果第48-49页
     ·IMS-PCR 对安祖花样品的实际检测结果第49-50页
   ·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RQ-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第51-59页
   ·实验器材第51页
     ·实验试剂第51页
     ·实验仪器第51页
     ·实验材料第51页
   ·实验方法第51-53页
     ·Taqman 探针和引物的设计合成第51-52页
     ·RQ-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2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2-53页
     ·RQ-PCR 灵敏性检测第53页
     ·RQ-PCR 特异性检测第53页
     ·RQ-PCR 对安祖花样品的实际检测第5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57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第53-54页
     ·RQ-PCR 灵敏性检测结果第54-55页
     ·RQ-PCR 特异性检测结果第55-56页
     ·RQ-PCR 对安祖花样品的实际检测结果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第六章 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药剂室内筛选第59-64页
   ·实验器材第59-60页
     ·实验试剂第59-60页
     ·实验仪器第60页
   ·实验方法第60-61页
     ·最低抑菌浓度法第60页
     ·抑菌圈法第60-61页
   ·毒力测试结果第61-63页
     ·最低抑菌浓度法测试结果第61页
     ·抑菌圈法测试结果第61-63页
   ·讨论第63-64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录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分析研究
下一篇:芽孢杆菌B006表面活性素对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