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3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1章 湖北民俗建筑概况 | 第11-19页 |
·湖北民俗建筑的类型和保存现状 | 第11-13页 |
·鄂东南地区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 | 第11-12页 |
·鄂西北地区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 | 第12-13页 |
·江汉平原地区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 | 第13页 |
·鄂西恩施地区民俗建筑分类及形式 | 第13-19页 |
·祠堂类建筑 | 第13-15页 |
·关寨类建筑 | 第15页 |
·风雨桥式建筑 | 第15-19页 |
第2章 中国鄂西土苗民俗建筑历史变迁及研习方向 | 第19-35页 |
·民俗建筑历史定义 | 第19-23页 |
·地理环境对鄂西古建筑文化的影响 | 第19-21页 |
·古代濮、巴文化对恩施自治州民俗建筑文化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中原地区古民俗建筑文化对恩施州民俗建筑文化的影响 | 第22-23页 |
·民俗建筑属性界定 | 第23-27页 |
·以物质属性解析恩施民俗建筑 | 第24-25页 |
·以功能属性解析恩施民俗建筑 | 第25-26页 |
·以艺术属性解析恩施民俗建筑 | 第26-27页 |
·民俗建筑人文特点 | 第27-29页 |
·土家族的居住文化 | 第27-28页 |
·苗族的居住文化 | 第28-29页 |
·侗族的居住文化 | 第29页 |
·白族的居住文化 | 第29页 |
·民俗建筑保护及延续 | 第29-35页 |
·恩施民俗建筑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1页 |
·恩施自治州民俗建筑的保护规划 | 第31-33页 |
·恩施民俗建筑保护方法 | 第33-35页 |
第3章 鄂西民俗建筑保护原生态与经济社会价值 | 第35-45页 |
·民俗文脉保护与人文关系延续 | 第35-39页 |
·民俗建筑文化与民俗文脉的关系 | 第35-36页 |
·民俗建筑营造技法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 第36-37页 |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民俗建筑的关系 | 第37-39页 |
·民俗建筑的原生态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 | 第39-40页 |
·民俗建筑规划与经济社会价值 | 第40-45页 |
·恩施地区民俗建筑的现状 | 第40-41页 |
·恩施民俗建筑景观带保护与开发的整体规划 | 第41-43页 |
·民俗建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以“恩施市龙洞河还建小区住宅建筑概念设计方案”为例 | 第45-62页 |
·龙洞河还建小区住宅建筑的背景和环境分析 | 第45-46页 |
·规划设计依据 | 第46页 |
·设计理念 | 第46页 |
·建筑布局及功能作用 | 第46-50页 |
·建筑造型与风格表现 | 第50-56页 |
·户型设计 | 第56-58页 |
·建筑材质的环保低碳性 | 第58-59页 |
·绿地景观 | 第59页 |
·日照间距 | 第59-60页 |
·环保、卫生、防疫 | 第60页 |
·无障碍设计 | 第60页 |
·照明 | 第60-61页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