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一 绪论 | 第11-18页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 | 第12-13页 |
·森林公园环境容量评价 | 第13-15页 |
·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分析 | 第15页 |
·森林公园营销策划 | 第15-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文献资料收集 | 第16页 |
·问卷调查 | 第16页 |
·访谈法 | 第16-18页 |
二 研究地概况 | 第18-26页 |
1 研究项目背景 | 第18-19页 |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 | 第18页 |
·区位分析 | 第18-19页 |
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2页 |
·气候条件 | 第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水土概况 | 第20页 |
·植被概况 | 第20-21页 |
·野生动物概况 | 第21-22页 |
3 社会经济简况 | 第22-23页 |
·公园历史沿革 | 第22页 |
·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人员组成概况 | 第23页 |
4 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 第23-26页 |
·森林公园建设情况 | 第23-24页 |
·森林公园旅游现状 | 第24-26页 |
三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析与评价 | 第26-40页 |
1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概况 | 第26-32页 |
·现有自然山水资源评价 | 第26-29页 |
·现有人文资源评价 | 第29页 |
·生物资源评价 | 第29-31页 |
·天象景观 | 第31-32页 |
2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特征 | 第32-34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 | 第32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开发潜力极大 | 第32-33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特色明显,具有较强吸引力 | 第33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布结构清晰 | 第33-34页 |
3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价 | 第34-37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数值计算 | 第34页 |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 第34-36页 |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 第36-37页 |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及游赏服务综合评价 | 第37页 |
4 森林公园优势与不足 | 第37-40页 |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优势 | 第37-38页 |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现存问题 | 第38-40页 |
四 森林公园环境容量 | 第40-47页 |
1 森林公园生态容量 | 第40页 |
·生态容量测算的目的 | 第40页 |
·生态容量测算方法 | 第40页 |
2 森林公园游客容量 | 第40-41页 |
·环境容量计算 | 第40-41页 |
·森林公园总人口容量 | 第41页 |
3 森林公园容量的动态控制 | 第41-47页 |
·生态控制原则 | 第41页 |
·环境容量控制 | 第41-42页 |
·分区控制 | 第42-47页 |
五 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分析 | 第47-54页 |
1 客源市场现状 | 第47-51页 |
·游客量发展趋势分析 | 第47页 |
·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 第47-50页 |
·客源市场分析 | 第50-51页 |
2 客源目标市场定位 | 第51-52页 |
·一级客源市场 | 第51-52页 |
·二级客源市场 | 第52页 |
·三级客源市场 | 第52页 |
3 客源市场需求潜力预测 | 第52-54页 |
·市场需求潜力 | 第52-53页 |
·游客规模预测方案 | 第53-54页 |
六 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策划 | 第54-57页 |
1 森林公园旅游市场营销策划 | 第54页 |
2 森林公园旅游市场营销措施 | 第54-57页 |
·改善内部交通,加强游步道观景设施,重树公园在游客中的形象 | 第54页 |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完善森林旅游活动内容 | 第54-55页 |
·建立农业生态观光园 | 第55页 |
·大力发展网络营销 | 第55-56页 |
·其他宣传营销措施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