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图像分割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分水岭算法的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结构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14-22页 |
·概述 | 第14页 |
·数学形态学 | 第14-17页 |
·膨胀与腐蚀 | 第14-15页 |
·开闭操作 | 第15页 |
·结构元素的概念 | 第15-16页 |
·击中或击不中变换 | 第16-17页 |
·分水岭算法 | 第17-21页 |
·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几种经典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18-21页 |
·基于距离变换分水岭算法 | 第18-19页 |
·基于梯度的分水岭算法 | 第19-20页 |
·标记的分水岭分割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合密度聚类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22-32页 |
·概述 | 第22页 |
·聚类 | 第22-23页 |
·FCM聚类 | 第23-25页 |
·FCM聚类的相关定义 | 第23-24页 |
·FCM聚类的算法步骤 | 第24-25页 |
·结合密度聚类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25-27页 |
·群密度 | 第25页 |
·密度FCM聚类 | 第25-26页 |
·结合密度聚类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合多级区域合并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32-46页 |
·概述 | 第32页 |
·模糊核聚类算法 | 第32-35页 |
·Mercer核 | 第32-33页 |
·KFCM聚类算法 | 第33-35页 |
·KFCM聚类的算法步骤 | 第35页 |
·基于Voronoi距离的区间二型模糊核聚类算法 | 第35-40页 |
·Voronoi距离 | 第35页 |
·二型模糊集 | 第35-38页 |
·基于Voronoi距离的区间二型的模糊核聚类算法 | 第38-39页 |
·基于多级区域合并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总结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