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钻杆缺陷形式及漏磁检测方案设计 | 第11-19页 |
·钻杆的结构形式及主要缺陷形式 | 第11-13页 |
·钻杆的基本结构 | 第11页 |
·钻杆的分类 | 第11-12页 |
·钻杆的主要缺陷形式 | 第12-13页 |
·钻杆管体漏磁检测方案的确定 | 第13-19页 |
·漏磁检测的原理 | 第13-14页 |
·漏磁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漏磁检测方式的确定 | 第16-17页 |
·检测工艺流程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钻杆管体漏磁检测磁化系统的研究 | 第19-24页 |
·磁化方法 | 第19页 |
·线圈磁场 | 第19-20页 |
·磁场方向 | 第19-20页 |
·磁场强度 | 第20页 |
·磁化电流 | 第20-22页 |
·磁化电流的种类 | 第20-21页 |
·磁化电流的大小 | 第21页 |
·钻杆有效直径 | 第21-22页 |
·退磁 | 第22-24页 |
·退磁的原理 | 第22页 |
·直流电退磁 | 第22页 |
·退磁注意事项 | 第22-23页 |
·退磁的测量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缺陷信号采集和数字化处理系统研究 | 第24-36页 |
·缺陷信号采集 | 第24-27页 |
·线圈传感器 | 第24-25页 |
·霍尔传感器 | 第25-27页 |
·磁通门传感器 | 第27页 |
·磁阻传感器 | 第27页 |
·传感器片要求 | 第27页 |
·信号处理系统 | 第27-30页 |
·对放大器的要求 | 第27-28页 |
·滤波电路 | 第28-29页 |
·A/D转换 | 第29-30页 |
·RBH8251-3采集板 | 第30-32页 |
·采集板性能特点 | 第30页 |
·A/D板硬件原理图 | 第30-32页 |
·操作元件布置 | 第32页 |
·漏磁场信号消噪处理 | 第32-36页 |
·经典的滤波方法 | 第33-35页 |
·小波滤波方法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钻杆壁厚损失漏磁检测 | 第36-42页 |
·钻杆分级标准对壁厚的要求 | 第36页 |
·常用的测厚方法 | 第36-39页 |
·超声波测厚 | 第36-38页 |
·电磁涡流法测厚 | 第38页 |
·霍尔效应法测厚 | 第38-39页 |
·钻杆管体壁厚损失测量 | 第39-42页 |
·信号的处理 | 第40页 |
·壁厚损失检测的标定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钻杆管体漏磁检测数据库的建立和检测软件的开发 | 第42-51页 |
·总体要求 | 第42页 |
·软件开发工具 | 第42页 |
·检测数据库的建立 | 第42-43页 |
·软件及安装插件 | 第43-44页 |
·软件菜单介绍 | 第44-48页 |
·文件 | 第44页 |
·编辑操作 | 第44-45页 |
·设置 | 第45-47页 |
·回放 | 第47-48页 |
·自动标定程序的开发 | 第48-49页 |
·开发的目的 | 第48页 |
·自动标定程序 | 第48-49页 |
·波形重复率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