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10MW光伏电站可行性方案论证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第2章 光伏系统的结构和分类 | 第14-21页 |
| ·光伏系统的结构 | 第14-16页 |
| ·光伏电池 | 第14-15页 |
| ·逆变器 | 第15-16页 |
|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6-21页 |
| ·可调度式与不可调度式 | 第16-17页 |
| ·集中式发电与分布式发电 | 第17-18页 |
| ·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方式 | 第18-21页 |
| 第3章 光伏并网发电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 第21-35页 |
|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稳态电压分布模型 | 第21-26页 |
| ·单个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 第26-30页 |
| ·PV 的接入位置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 第26-27页 |
| ·PV 的注入容量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 第27-29页 |
| ·PV 的运行方式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光伏发电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限制的研究 | 第30-32页 |
| ·含有 PV 配电网的功率分点 | 第30-31页 |
| ·PV 的可行接入位置 | 第31-32页 |
| ·PV 的临界注入容量 | 第32页 |
| ·实例分析 | 第32-35页 |
| 第4章 光伏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和总体方案 | 第35-48页 |
| ·光伏电站建设的概况 | 第35页 |
| ·地区概况 | 第35页 |
| ·地区新能源发展规划 | 第35页 |
| ·建设条件 | 第35页 |
| ·光伏电站建设的规模 | 第35-37页 |
| ·巴彦淖尔市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 第36页 |
|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 第36-37页 |
| ·光伏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 ·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 第37-38页 |
| ·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38页 |
| ·改善能源结构的需要 | 第38-39页 |
|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 | 第39页 |
| ·光伏发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估算 | 第39-48页 |
| ·光伏组件 | 第39-41页 |
| ·光伏并网逆变器 | 第41-43页 |
| ·光伏阵列设计 | 第43-46页 |
| ·发电量预测 | 第46-48页 |
| 第5章 光伏电站的结构设计 | 第48-56页 |
| ·电气一次结构设计 | 第48-50页 |
| ·电气系统接入原则 | 第48页 |
| ·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 第48页 |
| ·电气主接线及主要设备选择 | 第48-50页 |
| ·站内自用电及照明 | 第50页 |
| ·电气二次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 ·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 ·系统功能 | 第51-52页 |
| ·防雷与接地 | 第52页 |
| ·通信系统 | 第52页 |
| ·光伏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 ·环境保护 | 第52-53页 |
| ·站址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 ·施工组织设计及土建工程 | 第54-56页 |
| ·施工组织设计 | 第54页 |
| ·土建工程 | 第54-56页 |
| 第6章 工程概算和效益评价 | 第56-59页 |
| ·工程设计概算 | 第56页 |
| ·财务评价 | 第56-57页 |
| ·概述 | 第56页 |
| ·财务评价 | 第56-57页 |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57-59页 |
| ·节能和减排效益 | 第57页 |
| ·其它社会效益 | 第57-5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