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 | 第12页 |
·会展经济的出现 | 第12-13页 |
·花博会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的亟需 | 第13页 |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园林展与中国花卉博览会 | 第13-14页 |
·花博会辅展区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花博会辅展区的定性研究 | 第15-18页 |
·风景区与辅展区 | 第15-16页 |
·农业园区与辅展区 | 第16-17页 |
·主题公园与辅展区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预期结果和论文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2-42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风景区基础理论 | 第22-26页 |
·农业园区主要理论 | 第26-29页 |
·主题公园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花博会相关综述 | 第32-37页 |
·花卉博览会与其他园林展的辨析 | 第32-33页 |
·历届花博会的举办情况 | 第33-34页 |
·花博会的发展和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花博会经济效应 | 第35-37页 |
·花卉博览会的研究情况 | 第37页 |
·风景区、农业园区、主题公园领域发展概况 | 第37-39页 |
·风景区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38页 |
·主题园区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园林展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39-42页 |
·国内关于园林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第39-40页 |
·国外关于园林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相关案例调研与分析 | 第42-70页 |
·第五届陈村花博会 | 第42-46页 |
·第五届花博会概述 | 第42-43页 |
·调研分析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第六届温江花博会 | 第46-53页 |
·第六届花博会概述 | 第46-48页 |
·调研分析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七届顺义、青州花博会 | 第53-64页 |
·第七届花博会概述 | 第53-57页 |
·调研分析 | 第57-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对比与研究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70页 |
第四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花博会辅展区体系构建与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 第70-88页 |
·辅展区体系是可持续发展花博会的承载体 | 第70页 |
·花博会辅展区体系构建的条件要素分析 | 第70-72页 |
·区位优势 | 第70-71页 |
·经济实力 | 第71页 |
·产业支撑 | 第71页 |
·资源优势 | 第71-72页 |
·政府政策支撑 | 第72页 |
·基于可持续发展花博会的辅展区体系构建 | 第72-77页 |
·构建原则和目标 | 第72页 |
·构建思路 | 第72-73页 |
·配套花博功能体系 | 第73页 |
·构建景区空间体系 | 第73-74页 |
·完善花卉产业体系 | 第74页 |
·重构景观文化体系 | 第74-75页 |
·建立博览旅游体系 | 第75-76页 |
·择优管理运营模式 | 第76页 |
·辅展区体系构建流程 | 第76-77页 |
·基于可持续发展花博会的辅展区规划设计模式 | 第77-87页 |
·系列花木园区 | 第77-85页 |
·游览景观道路 | 第85-86页 |
·系列花木主题文化展园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实证案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常州武进辅展区体系构建与规划设计 | 第88-178页 |
·第八届花博会相关概况 | 第88-90页 |
·第八届花博会概况 | 第88页 |
·第八届花博会理念与思路规划解读 | 第88页 |
·第八届花博会主展区规划 | 第88-90页 |
·第八届花博会构建辅展区体系的优势因素 | 第90-93页 |
·区位交通优势 | 第90页 |
·花木产业背景优势 | 第90-91页 |
·现有花木旅游资源优势 | 第91页 |
·花博会主展区功能补充基底优势 | 第91-92页 |
·经济实力优势 | 第92页 |
·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92-93页 |
·第八届花博会辅展区体系的构建 | 第93-106页 |
·构建目标与定位 | 第93页 |
·构建原则 | 第93页 |
·构建思路 | 第93-94页 |
·功能配备体系 | 第94-95页 |
·构建景区空间体系 | 第95-97页 |
·花卉产业体系 | 第97页 |
·博览旅游体系 | 第97-103页 |
·景观文化体系 | 第103-106页 |
·管理运营模式 | 第106页 |
·第八届花博会辅展区体系规划设计 | 第106-175页 |
·第八届花博会辅展区体系规划设计内容 | 第106-107页 |
·面——花卉产业整体层面 | 第107-108页 |
·块——一场七园的园场体系 | 第108-164页 |
·线——游览景观道路 | 第164-167页 |
·点——系列花木主题文化展园 | 第167-175页 |
·第八届花博会辅展区体系构建完成的意义 | 第175-177页 |
·第八届花博会对常州和武进发展的作用 | 第175-176页 |
·第八届花博会辅展区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 第176-177页 |
·小结 | 第177-1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78-180页 |
·论文结论 | 第178页 |
·讨论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4页 |
致谢 | 第184-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