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域下的消费主义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7-9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1页 |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内涵界定 | 第12-25页 |
·消费的涵义及特质 | 第12-15页 |
·消费的概念 | 第12-14页 |
·消费的本质 | 第14页 |
·消费的目的 | 第14-15页 |
·消费主义的内涵界定 | 第15-17页 |
·消费主义的内涵 | 第15页 |
·消费主义的特征 | 第15-16页 |
·消费主义的危害 | 第16-17页 |
·消费主义的成因分析 | 第17-25页 |
·消费主义是人的需要畸形发展的产物 | 第17-22页 |
·人的需要的发展 | 第17-20页 |
·人的需要的异化导致的消费主义 | 第20-22页 |
·消费主义是异化劳动的产物 | 第22-25页 |
·异化劳动的基本规定 | 第22-23页 |
·异化劳动导致消费主义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当前中国的消费危机与表现 | 第25-35页 |
·当代中国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 | 第25-31页 |
·西方消费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 第25-26页 |
·经济原因 | 第26-27页 |
·政策原因 | 第27-28页 |
·观念原因 | 第28-29页 |
·市场原因 | 第29-30页 |
·心理原因 | 第30-31页 |
·媒体原因 | 第31页 |
·当代中国社会消费主义的表现 | 第31-35页 |
·物质消费的奢侈化 | 第32-33页 |
·文化消费的商业化 | 第33页 |
·价值观念的偏离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的消解与和谐消费观的建立 | 第35-45页 |
·和谐消费观的理论根源 | 第35-39页 |
·摒弃异化消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35-36页 |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中国消费观的交融 | 第36-39页 |
·构建和谐消费的途径 | 第39-41页 |
·建立和谐消费的基本理念 | 第39页 |
·和谐消费的基本立足点 | 第39-40页 |
·和谐消费的基本要求 | 第40页 |
·和谐消费的根本原则 | 第40-41页 |
·消解异化建立和谐消费模式的措施 | 第41-45页 |
·优化市场机制,奠定坚实消费基础 | 第41-42页 |
·优化政府职能,创造绿色消费环境 | 第42页 |
·强化正确舆论导向,引领健康消费方向 | 第42-43页 |
·加强和谐消费教育,树立文明消费观念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