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血液循环衰竭论文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对QTd及NT-proBNP影响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縮略词表第8-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立题依据第12-21页
   ·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第13页
     ·β-受体阻滞剂第13-14页
     ·醛固酮(ALD)受体拮抗剂第14页
     ·利尿剂第14页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第14-17页
   ·慢性心衰新药物第17-18页
     ·减慢心率的新药物—伊伐布雷定第17-18页
     ·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左西孟旦第18页
     ·新型血管扩张药—奈西立肽第18页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第18页
   ·慢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第18-19页
   ·NT-PROBNP或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第19-20页
   ·慢性心衰患者与QT离散度的关系第20-21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1-31页
   ·资料与方法第21-25页
     ·资料来源第21页
     ·诊断标准第21-22页
       ·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第21页
       ·纳入病例标准第21-22页
       ·排除病例标准第22页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标准第22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2页
       ·主要试剂盒第22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实验设计第22-24页
       ·设计类型第22-23页
       ·随机方法第23页
       ·一般资料的收集和分组第23-24页
       ·设计方案第24页
     ·观察指标第24页
       ·治疗前后患者QTd及QTcd比较第24页
       ·治疗前后NT-proBNP变化第24页
     ·NT-proBNP的测定方法第24页
       ·标本的采集第24页
       ·测定方法第24页
     ·QTd及QTcd的测定第24-25页
     ·知情同意书第25页
     ·统计学方法第25页
   ·实验结果第25-26页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QTd及QTcd的影响第25页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NT-proBNP的影响第25-26页
   ·讨论第26-31页
第三章 结语第31-32页
   ·结论第31页
   ·问题与展望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录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S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优化及血管质量观察
下一篇:92岁高龄老人呼吸道感染致心力衰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