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亚高寒草甸不同空间尺度种内性状变异与群落构建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0页
   ·群落构建机制第8-12页
     ·生态位理论第8-9页
     ·中性理论第9-10页
     ·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的争论与整合第10-12页
   ·性状第12-14页
     ·性状的定义第12-13页
     ·性状的选择与测量第13页
     ·基于性状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关于坡向梯度的群落生态学研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第16-17页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第17-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实验地点第20页
   ·样方设置与样方调查第20页
   ·性状的选取与测量第20-21页
   ·统计分析第21-25页
     ·不同尺度的性状的方差分解第21页
     ·量化种内性状变异对群落水平性状-梯度关系的贡献率第21页
     ·基于零模型的生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的检验第21-23页
     ·生物多样性沿坡向梯度变化趋势及其机制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5-31页
   ·种内性状与中间性状变异的相对大小第25页
   ·群落平均性状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变化第25页
   ·生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的检验与种内性状变异对其的影响第25-26页
   ·生物多样性沿坡向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生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强度的关系第26-31页
第四章 讨论第31-35页
   ·种内性状变异来源第31页
   ·种内性状变异与物种周转对群落水平性状-梯度关系的贡献率第31-32页
   ·亚高寒草甸的群落构建机制以及种内性状变异对其影响第32-33页
   ·生物多样性沿坡向变化的机制第33-3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35-37页
   ·主要结论第35页
   ·不足与展望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寒植物中不同分子量单宁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甲烷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光照对16种高寒草甸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