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资平情爱小说模式及价值新论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张资平的情爱小说:一个众说纷坛的话题 | 第6-7页 |
第一章 张资平小说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7-11页 |
第二章 五四背景下张资平情爱小说的独特价值研究 | 第11-40页 |
第一节 张资平情爱小说的思想渊源 | 第11-18页 |
一、鲁迅视角:经济独立与社会进步 | 第11-13页 |
二、胡适视角:人格独立与社会担当 | 第13-14页 |
三、周作人视角:性的解放与男女平等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张资平情爱小说的基本特点 | 第18-32页 |
一、“一女多男”模式及其思想意义与审美文化意义 | 第18-22页 |
二、灵肉合一的爱情追求 | 第22-26页 |
三、充满矛盾的情爱画廊 | 第26-32页 |
第三节 张资平情爱小说特色的形成原因 | 第32-40页 |
一、生的苦闷与性的苦闷 | 第32-35页 |
二、外来思想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三、现实人生的多重压抑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张资平小说的历史地位 | 第40-55页 |
第一节 开创了个性解放文学的新模式 | 第40-45页 |
第二节 开启了现代市民小说的新风尚 | 第45-50页 |
第三节 实现了雅俗之间的贯通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一、专著 | 第56-57页 |
二、论文类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