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环境下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及并行化处理技术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贡献 | 第14-15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第16-38页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第16-17页 |
·IPv6协议 | 第17-20页 |
·IPv6协议的提出背景 | 第17-18页 |
·IPv6协议简介 | 第18-19页 |
·IPv6协议与IPv4协议的区别 | 第19-20页 |
·IPsec协议 | 第20-28页 |
·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安全关联与安全策略 | 第22-23页 |
·AH协议与ESP协议 | 第23-25页 |
·IKE协议 | 第25-28页 |
·密码学算法 | 第28-34页 |
·字符串匹配 | 第34-36页 |
·数据包的捕获 | 第36页 |
·负载均衡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第38-52页 |
·体系结构 | 第38-39页 |
·基于中间人的IPsec密文获取 | 第39-45页 |
·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IKE处理模块 | 第40-43页 |
·IPsec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有害信息的匹配 | 第45-46页 |
·有害信息的定义 | 第45页 |
·过滤的具体方法 | 第45-46页 |
·数据包的处理 | 第46-48页 |
·基于负载均衡的并行化技术 | 第48-52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52-60页 |
·基于中间人的IPsec密文获取 | 第52-55页 |
·数据的捕获 | 第52-53页 |
·数字证书的管理 | 第53-55页 |
·数据的加解密 | 第55页 |
·有害信息过滤的实现 | 第55-57页 |
·有害信息的识别 | 第55-57页 |
·过滤的具体措施 | 第57页 |
·基于负载均衡的并行化技术 | 第57-60页 |
·数据包的分发 | 第57-58页 |
·过滤机池的管理 | 第58-59页 |
·负载均衡的算法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测试与评价 | 第60-67页 |
·测试环境 | 第60-62页 |
·基本测试环境 | 第60-61页 |
·并行化测试环境 | 第61-62页 |
·测试执行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基本功能测试 | 第62-64页 |
·并行化测试 | 第64-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下一步研究内容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