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农业氮素循环系统研究 | 第19-21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假说 | 第21-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研究假说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本文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第24-2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4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24-26页 |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26-32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界定 | 第26页 |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清洁生产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页 |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27-28页 |
·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减量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应用 | 第28页 |
·“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应用 | 第28页 |
·曲劳土壤养分平衡理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农业和畜禽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第29页 |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性 | 第29-30页 |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30-32页 |
3 江苏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背景分析 | 第32-40页 |
·江苏省农业种植结构现状 | 第32页 |
·江苏省农业耕地资源减少 | 第32-34页 |
·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历年内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构成状况 | 第33页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 | 第33-34页 |
·化肥投入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化肥投入总量逐年增加 | 第34页 |
·江苏省化肥投入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农作物氮素施肥量和吸收量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农作物氮素施肥情况 | 第35-36页 |
·不同农作物氮素吸收情况 | 第36页 |
·秸秆焚烧现象严重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江苏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土壤氮素平衡分析 | 第40-54页 |
·江苏省农业畜禽养殖业生产概况 | 第40-42页 |
·江苏省畜禽粪便污染物耕地负荷量 | 第42-46页 |
·江苏省畜禽粪便猪粪当量的测度 | 第43-44页 |
·江苏省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量及警报值 | 第44-46页 |
·江苏省各地区的猪粪当量负荷量及警报值 | 第46页 |
·江苏省土壤氮素平衡分析 | 第46-53页 |
·江苏省返田的畜禽粪便中氮素含量 | 第47-49页 |
·农作物吸收氮系数~(u_i)和施肥含有氮系数~(w_i)的计算 | 第49-51页 |
·土壤养分中过剩氮的计算 | 第51-53页 |
·畜禽粪便使用量占化肥使用量的比例变化分析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 第54-62页 |
·多目标规划概述 | 第54页 |
·多目标线性约束模型的建立 | 第54-61页 |
·决策变量的选取 | 第54-56页 |
·目标函数 | 第56-57页 |
·约束条件 | 第57-58页 |
·目标函数系数的计算 | 第58-59页 |
·畜禽养殖业决策变量单位的统一 | 第59页 |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政策和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政策和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