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蜂窝网络的干扰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所有图和表的目录 | 第12-14页 |
主要缩略语目录 | 第14-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22页 |
·数据业务的蓬勃发展 | 第16-18页 |
·异构蜂窝网络的诞生 | 第18-22页 |
·同频组网的干扰问题 | 第22-27页 |
·家庭基站的同频干扰问题 | 第23-25页 |
·微基站的同频干扰问题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28-30页 |
第2章 异构蜂窝网络的干扰管理技术 | 第30-42页 |
·家庭基站接入方式 | 第30-33页 |
·已有接入方式 | 第31-32页 |
·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功率控制 | 第33-38页 |
·LTE-Advanced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 第34-36页 |
·研究现状 | 第36-38页 |
·干扰协调 | 第38-41页 |
·LTE-Advanced中的干扰协调技术 | 第38-40页 |
·研究现状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基于开放接入的干扰管理技术 | 第42-66页 |
·引言 | 第42页 |
·系统模型 | 第42-44页 |
·信道模型 | 第43页 |
·信道反转 | 第43-44页 |
·资源分配 | 第44页 |
·问题定义 | 第44-45页 |
·性能分析 | 第45-51页 |
·干扰因子及其分布 | 第45-48页 |
·总遍历速率 | 第48-51页 |
·家庭基站开放半径 | 第51-54页 |
·自适应开放接入调度算法 | 第54-58页 |
·带蜂窝QoS保障的家庭基站网络性能优化 | 第54-56页 |
·带家庭基站QoS保障的蜂窝网络性能优化 | 第56-58页 |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58-65页 |
·理论结果验证 | 第58-59页 |
·家庭开放半径性能评估 | 第59-60页 |
·自适应开放接入调度算法性能评估 | 第60-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管理技术 | 第66-84页 |
·引言 | 第66页 |
·系统模型 | 第66-68页 |
·问题定义 | 第68页 |
·基于干扰定价的功率控制分析 | 第68-75页 |
·用户端问题求解 | 第68-71页 |
·宏基站端问题求解 | 第71-75页 |
·基于统一定价的分布式功率控制 | 第75-78页 |
·分布式干扰议价算法 | 第76页 |
·不同干扰定价方式比较 | 第76-78页 |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78-82页 |
·非统一定价机制的性能评估 | 第78-80页 |
·统一定价机制的性能评估 | 第80-81页 |
·两种机制比较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基于时域资源调度的干扰管理技术 | 第84-106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系统模型 | 第85-86页 |
·问题定义 | 第86页 |
·基于空间点过程异构蜂窝网络性能分析 | 第86-96页 |
·连接概率 | 第86-89页 |
·用户到服务基站的统计距离 | 第89-90页 |
·中断概率 | 第90-94页 |
·平均遍历容量 | 第94-96页 |
·网络性能优化 | 第96-100页 |
·公平性 | 第96-99页 |
·频谱效率 | 第99-100页 |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100-105页 |
·理论分析验证 | 第100-102页 |
·网络公平性 | 第102-103页 |
·网络频谱效率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本文总结 | 第106-107页 |
·未来展望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0-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项目经历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