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8-10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2 相关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 | 第12-18页 |
|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生态旅游的概念 | 第12-13页 |
|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 ·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 | 第14页 |
|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 第14-15页 |
| ·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内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现状概述 | 第16页 |
| ·国外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现状概述 | 第16-17页 |
| ·西部森林生态旅游业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3 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选取及概况 | 第18-23页 |
| ·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选取 | 第18-20页 |
| ·选取基本原则 | 第18-20页 |
| ·选取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 | 第20页 |
| ·普达措国家公园简介 | 第20-21页 |
| ·普达措国家公园概况 | 第20页 |
| ·普达措国家公园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简介 | 第21-22页 |
|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第21页 |
|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特点 | 第21-22页 |
|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第22-23页 |
|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22页 |
|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特点 | 第22-23页 |
| 4 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效益评价准备工作 | 第23-35页 |
| ·评价方法概述 | 第23-29页 |
| ·概念界定 | 第23页 |
| ·评价方法选取 | 第23页 |
| ·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法概述 | 第23-29页 |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29-33页 |
|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9页 |
| ·效益评价指标选取 | 第29-33页 |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33-35页 |
| 5 基于因子分析对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进行效益评价 | 第35-50页 |
| ·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因子分析统计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 ·对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因子分析 | 第36-40页 |
| ·典型西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因子分析误差说明 | 第40-42页 |
| ·三个典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因子得分及初步分析 | 第42-45页 |
| ·单个因子得分及初步分析 | 第42-44页 |
| ·综合效益得分及初步分析 | 第44-45页 |
| ·三个典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 ·生态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 6 发展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0-55页 |
| ·西部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建议 | 第50-54页 |
| ·政府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 ·景区经营建议 | 第51-54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 导师简介 | 第61-62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