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多孔材料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表征及应用 | 第10-13页 |
·介孔材料 | 第10-12页 |
·大孔材料 | 第12-13页 |
·活性聚合与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13-17页 |
·概述 | 第13页 |
·内酯的开环聚合(ROP) | 第13-15页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 第15-16页 |
·原子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6-17页 |
·反应诱致相分离 | 第17-21页 |
·聚合物共混体系 | 第17-18页 |
·反应诱致相分离的机理 | 第18-19页 |
·影响反应诱致相分离的过程的因素 | 第19-21页 |
·聚合物微球粒子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章 反应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MMA-b-PGMA)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纳米二氧化硅的材料研究 | 第28-42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实验步骤 | 第29-31页 |
·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PMMA-b-PGMA 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32-34页 |
·溶胶凝胶的表征 | 第34-36页 |
·介孔二氧化硅的表征 | 第36-39页 |
·介孔二氧化硅的形成机理 | 第39-40页 |
·总结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反应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b-PCL-b-PGMA)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纳米二氧化硅的材料研究 | 第42-59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实验药品 | 第42-43页 |
·实验步骤 | 第43-44页 |
·表征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PGMA-b-PCL-b-PGMA 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45-49页 |
·溶胶凝胶的表征 | 第49-52页 |
·介孔二氧化硅的表征 | 第52-55页 |
·介孔二氧化硅的形成机理 | 第55-56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反应性的环氧微球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poxy-g-PGMA)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大孔硅钛材料研究 | 第59-7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实验药品 | 第60页 |
·实验步骤 | 第60-61页 |
·表征方法 | 第61-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4页 |
环氧粒子的制备 | 第63-66页 |
环氧粒子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Epoxy-g-PGMA)的合成 | 第66-68页 |
溶胶凝胶的表征 | 第68-71页 |
大孔硅钛材料的表征 | 第71-74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77-78页 |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