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压疮的历史回顾 | 第13-14页 |
| ·压疮易发部位的解剖特点 | 第14-15页 |
| ·不同体位时压疮的易发部位 | 第14页 |
| ·骶尾部解剖 | 第14-15页 |
| ·大转子处解剖 | 第15页 |
| ·坐骨结节处解剖 | 第15页 |
| ·压疮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危险因素的评估表 | 第15-19页 |
| ·代谢障碍学说 | 第15-16页 |
| ·缺血性损伤 | 第16页 |
| ·再灌注损伤学说 | 第16页 |
| ·细胞变形学说 | 第16页 |
| ·通常采用的各种危险因素量表 | 第16-19页 |
| ·压疮的分期 | 第19-21页 |
| ·压疮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 ·压疮治疗设想与展望 | 第24-26页 |
| 第2章 正文 | 第26-64页 |
| ·压疮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6-36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 | 第31-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压疮的临床研究 | 第36-51页 |
| ·压疮患者的病例资料 | 第36-37页 |
| ·手术方法的适应症 | 第37页 |
| ·手术前评估与准备 | 第37-38页 |
| ·外科治疗的原则 | 第38-39页 |
| ·不同病理分期的病理照片 | 第39-41页 |
| ·结合病理分型进行临床分期: | 第41页 |
| ·临床典型病例 | 第41-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64页 |
| ·白细胞介素 8(IL-8) | 第52页 |
|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 第52-53页 |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 第53-57页 |
|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 第57页 |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 | 第57-58页 |
|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 第58-59页 |
| ·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 第59-62页 |
| ·压疮的预防 | 第62-64页 |
| 第3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