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山热电厂600MW级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论文选题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及任务 | 第15-16页 |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 | 第15页 |
·水资源论证的任务 | 第15-16页 |
·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 第19-31页 |
·项目背景及由来 | 第19页 |
·工作等级 | 第19-20页 |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 第20-21页 |
·水平年 | 第21页 |
·取水规模、水源及位置 | 第21-22页 |
·取水规模 | 第21页 |
·取水水源 | 第21-22页 |
·取水位置 | 第22页 |
·项目所在地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概况 | 第22-31页 |
·嫩江流域概况 | 第22-26页 |
·流域概况及水文特征 | 第22-23页 |
·气候 | 第23-25页 |
·水利工程现状 | 第25页 |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 第26页 |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第26-29页 |
·水资源状况 | 第26-27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第27-28页 |
·项目区用水现状 | 第28-29页 |
·水功能区 | 第29页 |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地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地下水开采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建设项目取用水分析 | 第31-37页 |
·建设项目取水合理性分析 | 第31-32页 |
·取水符合产业政策 | 第31页 |
·取水符合水资源规划 | 第31-32页 |
·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 | 第32-35页 |
·用水结构和用水量 | 第32-34页 |
·水量平衡分析 | 第34页 |
·用水指标合理性分析 | 第34-35页 |
·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分析 | 第35-37页 |
·节水措施 | 第35-36页 |
·节水潜力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第37-51页 |
·水源论证方案 | 第37页 |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 | 第37-51页 |
·依据的资料 | 第37-38页 |
·来水量分析 | 第38-39页 |
·用水量分析 | 第39-40页 |
·可供水量分析 | 第40-44页 |
·水资源质量评价 | 第44-47页 |
·水质评价参数选择 | 第44页 |
·水质评价方法 | 第44-45页 |
·评价标准 | 第45页 |
·评价结果 | 第45-47页 |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 第47-49页 |
·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取水的影响分析 | 第51-58页 |
·取水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第51页 |
·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 第51-52页 |
·取用地表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 第51-52页 |
·取用地下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 第52页 |
·退水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退水系统及组成 | 第52-53页 |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 第53页 |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 第53-55页 |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 第55页 |
·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 第55页 |
·水资源保护措施 | 第55-58页 |
·工程措施 | 第56页 |
·施工期 | 第56页 |
·运行期 | 第56页 |
·非工程措施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4页 |
·取用水的合理性 | 第58页 |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 第58-60页 |
·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 | 第60-61页 |
·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 第61-62页 |
·退水影响 | 第61页 |
·水资源保护措施 | 第61-62页 |
·取水方案 | 第62-63页 |
·退水方案 | 第63页 |
·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