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CONTENTS | 第7-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引言 | 第14-19页 |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2 现代化大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现代农业 | 第19页 |
·大农业 | 第19-20页 |
·现代化大农业 | 第20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绿色农业理论 | 第22-23页 |
·低碳农业理论 | 第23-25页 |
3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 | 第25-34页 |
·黑龙江垦区概况 | 第25-26页 |
·黑龙江垦区的地理位置 | 第25页 |
·黑龙江垦区的气候条件 | 第25页 |
·黑龙江垦区的土壤资源状况 | 第25-26页 |
·黑龙江垦区的水资源状况 | 第26页 |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状况 | 第26-34页 |
·粮食产量情况 | 第26-27页 |
·农业规模经营情况 | 第27页 |
·农业机械化情况 | 第27-28页 |
·农业科技情况 | 第28-29页 |
·农业投入情况 | 第29-30页 |
·农业产业化情况 | 第30-31页 |
·农业市场和效益情况 | 第31-32页 |
·农业服务和机制情况 | 第32-34页 |
4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土地流转程度低制约农业规模经营 | 第34页 |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 第34-35页 |
·缺乏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 第34-35页 |
·缺少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 | 第35页 |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35页 |
·诸多因素制约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发展 | 第35-36页 |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缺少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 第35页 |
·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 | 第35-36页 |
·科研机构的经费保障有限 | 第36页 |
·农业信息服务不到位 | 第36页 |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第36-37页 |
·科技缺少核心竞争力 | 第36-37页 |
·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37页 |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 第37页 |
·农产品市场不规范 | 第37-38页 |
·缺少有效的标识制度 | 第37-38页 |
·缺乏合格的市场主体 | 第38页 |
·农民与龙头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 第38页 |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力较弱 | 第38页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完备 | 第38-40页 |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 第38-39页 |
·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不顺 | 第39页 |
·农业公益性服务层次和质量不高 | 第39-40页 |
5 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第40-45页 |
·巴西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第40-41页 |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0页 |
·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 | 第40页 |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 第40-41页 |
·强化农业开发及有关政策 | 第41页 |
·美国现代化大农业的经验 | 第41-42页 |
·政府始终将农业作为扶持重点 | 第41页 |
·以立法形式全面保护农业发展 | 第41页 |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 | 第41-42页 |
·规模化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 第42页 |
·对黑龙江垦区的启示 | 第42-45页 |
·走农工贸一体化农业的综合发展的道路 | 第42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2-43页 |
·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 第43页 |
·高度重视农业的科研及推广应用 | 第43-45页 |
6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对策 | 第45-52页 |
·推进土地流转 | 第45-46页 |
·促进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 | 第45页 |
·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 第45-46页 |
·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第46-47页 |
·建立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 | 第46页 |
·发展生态农业装备 | 第46页 |
·深化农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 | 第46-47页 |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47-48页 |
·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47页 |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 第47页 |
·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加快信息化建设 | 第48页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第48-49页 |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 第48页 |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 第48-49页 |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49页 |
·推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和优质化 | 第49-50页 |
·突出黑龙江垦区农产品的规模优势 | 第49页 |
·优化区域布局 | 第49页 |
·加强经营机制创新 | 第49-50页 |
·建立品牌意识和诚信制度 | 第50页 |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50-52页 |
·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 第50页 |
·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 第50-51页 |
·发挥社会服务组织的支持作用 | 第51-52页 |
7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