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us sp. AY01同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 第12-15页 |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来源 | 第12页 |
·废水中氨氮的形态及转化 | 第12-13页 |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危害 | 第13-14页 |
·氨氮废水的排放标准 | 第14-15页 |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第15-18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5-16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6页 |
·折点氯化法 | 第16-17页 |
·空气吹脱法 | 第17页 |
·催化湿式氧化法 | 第17-18页 |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第18-20页 |
·缺氧-好氧(A/O)脱氮工艺 | 第18-19页 |
·厌氧-缺氧-好氧(A~2/O)脱氮工艺 | 第19页 |
·间歇式(SBR)脱氮工艺 | 第19-20页 |
·曝气生物滤池(BAF)脱氮工艺 | 第20页 |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第20-22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20-21页 |
·厌氧氨氧化(Anammox) | 第21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 第21-22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 第22-29页 |
·异养硝化菌 | 第22-24页 |
·好氧反硝化菌 | 第24-26页 |
·同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 第26-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9-30页 |
第2章 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30-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4页 |
·分离样品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31页 |
·试剂 | 第31-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分离纯化 | 第34页 |
·染色 | 第34-35页 |
·16S rDNA细菌鉴定 | 第35页 |
·细菌细胞密度(OD_(600))测定 | 第35-36页 |
·氨氮测定(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第36页 |
·羟胺测定(间接分光光度法) | 第36-37页 |
·亚硝酸盐测定(重氮-偶氮法) | 第37页 |
·硝酸盐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分离和染色 | 第38-39页 |
·16S rDNA鉴定 | 第39页 |
·16S rDNA序列测定 | 第39-40页 |
·菌株BLAST比对结果及相似性分析 | 第40-41页 |
·菌株HNAD脱氮性能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AY01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 | 第45-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实验菌株 | 第45页 |
·培养基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碳源种类 | 第46-49页 |
·碳氮比 | 第49页 |
·溶氧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研究 | 第52-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菌株 | 第52页 |
·实验样品 | 第52页 |
·试剂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高浓度氨氮废水主要成分指标 | 第52-53页 |
·菌株AY01高浓度氨氮废水降解 | 第53-54页 |
·菌株AY01不同浓度氨氮废水降解比较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