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序言 | 第8-12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对外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新闻美学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三)新疆对外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本文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新疆对外传播的现状和意义 | 第12-23页 |
一、新疆对外传播的现状 | 第12-19页 |
(一)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的现状 | 第12-17页 |
1、广播电视对外传播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2、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的现状 | 第14页 |
3、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的内容特点 | 第14-17页 |
(1)注重节目信息的来源 | 第14-16页 |
(2)节目内容宣传意味浓 | 第16页 |
(3)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比重失衡 | 第16-17页 |
(二)对外出版物的传播现状 | 第17-18页 |
(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现状 | 第18-19页 |
(四)网络传播的现状 | 第19页 |
二、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 第19-23页 |
(一)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 | 第20页 |
(二)占领“舆论高地”,掌握话语权 | 第20-21页 |
(三)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审美视野下的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 | 第23-27页 |
一、对外传播节目中审美创造的内容 | 第23-24页 |
二、对外传播节目中的审美要求 | 第24-25页 |
(一)对外传播节目是传播者审美意识的载体 | 第24页 |
(二)对外传播节目的发展必须考虑受众的审美需求 | 第24-25页 |
三、对外传播节目成为美学研究的合理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的经验审美创造规律研究 | 第27-36页 |
一、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应以新为审美创造的基础 | 第28-32页 |
(一)内容的新 | 第28-30页 |
1、“新”的内容 | 第29页 |
2、时效性 | 第29-30页 |
(二)形式的新 | 第30-32页 |
1、单线直进式 | 第30-31页 |
2、多线并行式 | 第31-32页 |
3、板块组合式 | 第32页 |
二、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应以真为审美创造的生命 | 第32-36页 |
(一)报道真人真事 | 第33-34页 |
(二)流露真情实感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的道德审美创造规律研究 | 第36-47页 |
一、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应以反映社会美为审美创造的依托 | 第37-41页 |
(一)劳动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 | 第37-38页 |
(二)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平衡美” | 第38-41页 |
1、正面报道与“正效果” | 第39-40页 |
2、负面报道的“正效果” | 第40-41页 |
二、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应以反映人性美为审美创造的升华 | 第41-47页 |
(一)用“中国故事”阐释人性美 | 第42-43页 |
(二)提倡有人情味的对外传播节目 | 第43-45页 |
(三)用“本土化”的方式阐释人性美 | 第45-47页 |
1、节目内容本土化 | 第45-46页 |
2、制作方式本土化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节目的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审美创造规律研究 | 第47-51页 |
一、对外传播节目中艺术美的审美创造 | 第47-49页 |
(一)艺术美的内容创造 | 第47-48页 |
(二)艺术美的传播方式 | 第48-49页 |
1、音乐节目 | 第48页 |
2、电视剧 | 第48-49页 |
二、对外传播节目中自然美的审美创造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