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千山诗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千山概况 | 第9-12页 |
| ·千山的自然概况 | 第9-10页 |
| ·千山的人文概况 | 第10-12页 |
| ·千山诗歌概况 | 第12-15页 |
| ·明代千山诗歌初创情况 | 第12-13页 |
| ·清代千山诗歌兴盛原因 | 第13-15页 |
| 1 函可及流人的千山诗歌创作概况 | 第15-24页 |
| ·清初东北流人与流人文化 | 第15-16页 |
| ·函可千山诗歌创作情况 | 第16-21页 |
| ·诗僧函可 | 第16-17页 |
| ·函可千山诗歌内容及特色 | 第17-21页 |
| ·其他流人千山诗歌代表作品 | 第21-24页 |
| 2 王尔烈及本土诗人的千山诗歌创作情况 | 第24-34页 |
| ·王尔烈千山诗歌创作情况 | 第24-29页 |
| ·“关东才子”王尔烈 | 第24-25页 |
| ·王尔烈与西阁 | 第25-26页 |
| ·王尔烈《同游千山诗录》 | 第26-29页 |
| ·其他本土诗人千山诗歌创作情况 | 第29-34页 |
| ·刘文麟千山诗歌前后风格对比 | 第29-31页 |
| ·魏燮均千山诗歌中创作情况 | 第31-32页 |
| ·缪润绂千山寺庙景观品题诗 | 第32-34页 |
| 3 千山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 第34-37页 |
| ·千山诗歌的艺术价值 | 第34-35页 |
| ·千山诗歌的旅游价值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