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界面的构建及其催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纳米材料的简介第13-14页
     ·纳米材料的性质第13页
     ·纳米材料的制备第13页
     ·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3-14页
   ·石墨烯的性质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第14-20页
     ·石墨烯的性质第15页
     ·石墨烯的合成第15-16页
     ·石墨烯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第16-20页
   ·金纳米粒子的性质及其应用第20-28页
     ·金纳米粒子的性质第20-21页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第21-22页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第22-28页
     ·金纳米粒子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8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8-31页
第2章 聚亚甲基蓝/化学还原石墨烯和聚亚甲基蓝/电化学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催化氧化NADH的研究第31-45页
   ·引言第31-32页
   ·实验部分第32-34页
     ·试剂与仪器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3页
     ·实验步骤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3页
     ·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34-36页
     ·聚亚甲基蓝/化学还原石墨烯和聚亚甲基蓝/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和表征第36-38页
     ·聚亚甲基蓝/化学还原石墨烯和聚亚甲基蓝/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第38-41页
     ·聚亚甲基蓝/化学还原石墨烯和聚亚甲基蓝/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对NADH的电化学催化氧化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第3章 类葡萄糖氧化酶(GOX)活性的金纳米粒子对DNA杂交的检测第45-67页
   ·引言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50页
     ·试剂与仪器第46-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实验步骤第48-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65页
     ·表面吸附DNA前后金纳米粒子催化活性的研究第50-53页
     ·金纳米粒子吸附DNA条件优化研究第53-55页
     ·利用类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金纳米粒子检测DNA第55-57页
     ·利用类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金纳米粒子检测miRNA第57-59页
     ·利用类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金纳米粒子检测K~+第59-61页
     ·单个金纳米粒子生长过程的等离子体共振散射实验第61-65页
   ·结论第65-67页
第4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自催化生长单粒子等离子体共振检测ATP第67-81页
   ·引言第67-68页
   ·实验部分第68-70页
     ·试剂与仪器第68-69页
     ·实验方法第69页
     ·实验步骤第69-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80页
     ·金纳米粒子自催化生长的研究第70-73页
     ·核酸适配体-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构建第73-76页
     ·核酸适配体-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条件优化第76-77页
     ·利用核酸适配体-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ATP第77-80页
     ·核酸适配体-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对ATP的选择性研究第80页
   ·结论第80-81页
第5章 利用金纳米棒等离子体共振散射光谱追踪石墨烯电化学催化氧化NADH过程第81-93页
   ·引言第81-82页
   ·实验部分第82-84页
     ·试剂与仪器第82-83页
     ·实验方法第83页
     ·实验步骤第83-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91页
     ·石墨烯/金纳米棒的表征第84-86页
     ·金纳米棒表面修饰石墨烯后等离子体共振散射光谱变化第86-88页
     ·石墨烯电催化氧化NADH过程中金纳米棒等离子体共振散射光谱的变化第88-90页
     ·石墨烯电催化氧化NADH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的计算第90-91页
   ·结论第91-93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1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附录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一篇:纳米材料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